基于自由光/电磁传播环境的无线物理层网络编码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编码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起初应用于网络层,用于提高有线组播网络的吞吐量。不同于传统中继的路由转发机制,网络编码允许中继节点对多源信息编码处理后再转发,以利用有限的资源传输更多的信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传输介质的广播特性为网络编码在物理层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平台,以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自2006年物理层网络编码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其相关技术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物理层网络编码与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等物理层关键技术的结合,也更有效地改善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随着物理层网络编码理论研究的日渐成熟,将物理层网络编码应用于实际无线通信系统并进行性能验证成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主要基于对现有物理层网络编码算法的分析研究,选取了相应有限域物理层网络编码算法并对其进行实现测试和性能验证。本文首先介绍了物理层网络编码算法基本原理,对现有物理层网络编码算法进行了分类,并选取了几种经典算法做了简单介绍。基于对各类算法的分析并结合其研究现状,本文特别分析了各类算法的优缺点,并讨论了其在工程实现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本文还研究了物理层网络编码和其他一些基本通信技术的组合方案,提出了将物理层网络编码扩展到广义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方案,并就其中的通信传播工程因素等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基于以上分析讨论,并结合工程可实现性及实现复杂度等的综合考虑,本文选取Zhang等人提出的传统物理层网络编码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一般无线帧结构,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帧结构长度对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间接性能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帧长N和采样时钟偏差系数应满足相互关系。最后,本文以无线双向中继信道模型为基础,利用实验仪器搭建了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实现平台,对无线电磁波及自由光通信两种环境下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估及综合分析。
其他文献
时间序列指的是某种现象的统计标量在不同时间上具有各自的数值,并且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值序列。在天文学、地质学、气候学、生物科学等众多领域中,由于受到客观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当今互联网上的交流已经突破了文字的局限,而更加青睐包含更多内容的数字图像和视频。因此,如何对这些图像和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知这
光纤氧气传感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光纤技术、光谱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传感技术.光纤气体传感在国外发展较早,发展水平较国内成熟.目前,光纤传
移动通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是宽带多媒体通信.在无线信道环境中可靠、高速地传输数据是移动通信技术的目标和要求.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未来移动通
高效纠错码具有高速、高效的纠错能力,是近几年来信息论及编码理论领域的研究热点。高效纠错码技术包括了一系列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如:迭代译码、因子图以及和积算法等。高效纠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促进了电子政务在各级政府机关的迅速实施。如何极大地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快捷性、建造自动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