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是带动我国未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城市建筑也向大型化、综合化、密集化发展,使人员财产高度集中,而我国的公共安全保障基础相对薄弱,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薄弱,这些因素加大了建筑灾害发生的可能;人员财产的集中,则使灾害的后果更加严重。在严峻的环境下,中国政府也愈发重视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以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共建筑的安全设计,建设完善的建筑安全设计体系,降低建筑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合理有效的建立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危险性分级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在承接早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建筑学科中有效的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外评价体系的相关状况。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针,在研究中结合环境学、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知识,运用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安全科学以及灾害学的相关理论;并充分利用文献研究、逻辑研究、实例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作为研究方法,采用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主要技术手段;论文从多个角度出发,以“环境-建筑-人”为系统,对影响到公共建筑危险性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以“环境与气象因素”、“建筑本体因素”、“人员与管理因素”为主要分类的四级重庆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危险性评价因素集合。通过专家评分的方法,得出了评价集各因子的权重配比,再以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重庆科苑大酒店为实例研究对象,将专家对其评分数据进行数理计算,确定了两建筑的危险性等级;并通过对公共建筑的危险性分级评价,分析出对建筑物安全影响较大的因子,找到了可控制的对象。最后,文章借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危险性分级评价的成果,提出了公共建筑安全设计与控制的原则。作为公共建筑安全设计研究课题中重要的环节,文章旨在为更直观、更准确地评价建筑的安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根据建筑不同安全级别确定相应的安全设计策略和管理措施,从建筑专业角度出发,为建立预警、决策、救援一体化的城市安全应急联动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以减小危险发生概率、增强城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