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摇篮到摇篮”的可持续新城规划探讨:以柳州官塘为例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诸多问题困扰着当今中国城市健康、持续发展:全面危机爆发;可持续性的本身陷入了不可避免的模糊之中;当代城市空间作为“第二自然空间”;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新城建设如火如荼等等。面对以上问题,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转折点,也意味着城市将向可持续城市方向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引入“从摇篮到摇篮”的可持续理念,并以柳州官塘创业园为例,探讨在新城开发过程中应用该理念的方法与过程,以促进城市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为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素材、实际案例和研究思路,进一步丰富与城市可持续规划的理论体系与实践。 第一部分,以科技发展、环境污染与治理、规划理论与新城市建设演变过程四者为切入点,追溯规划史的知识遗产,探究具有可持续意涵的城市规划设计观点;分析当前可持续设计的困境,引入“从摇篮到摇篮”的可持续理念并对其作评析,概括其核心为“设计结合自然”与“设计结合历史”。 第二部分,将“从摇篮到摇篮”的两个核心概念应用于柳州官塘创业园的规划实践中:首先介绍“从摇篮到摇篮”的规划步骤,包括规划背景研究(地域评估)、初步规划、方案比选讨论与确定、方案的分期实施;通过“气候与能源”、“地形与水文”、“多样性与舒适度”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使新城结合自然;通过“传统文化与乡土知识”、“社区与交通”、“工业与农业的再次进化”和“建筑循环利用”的规划设计,使新城结合历史。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得出以下要点: (1)人性危机导致的科技异化是全面危机的根源。科技是为人类造福还是为人类造孽,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 (2)全球环境议题逐渐转移至城市环境;环境污染向全球扩散,控制污染需全球的通力合作,需要经济和科技的支持。 (3)“从摇篮到摇篮”的理念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广泛的实践经验,达到了可持续理论的新阶段;大力推广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众多问题。 (4)中国的新城建设将继续发展,需要“从摇篮到摇篮”的指导,要跳出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建设诗意栖居的和谐社会。
其他文献
中国地域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生活方式,加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了各地建筑样式以及风格的不同。加上传统工匠人门高超的
本论文在阐述了色彩产生的背景、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实践以及中国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构筑起城市廊道色彩设计理论平台,其中包括廊道色彩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居住的要求也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居住环境的质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目前,由于不当的居住区模式和景观环境设计,对
“眼对心的描摹会变成一种图像、语言、空间…而眼与心的距离就是创作本身。”存在并感知世界的每一刻都会转化为内心与客观世界的接触的真实。感受的表达(创作)就成为了潜意识
学位
城市空间结构是在外部条件下城市内部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产物,从外部形态看它是城市的各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投影,其实质却是城市社会经济关系在地域上的反应。本文以城市地理学和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同时,日益凸显的城市犯罪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建设安全城市从而成为各个城市共同的诉求.本文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城市犯罪问题及相
中国古建木构的节点连接方式——榫卯,是传统木构结构理论研究的关键性知识之一,其节点性能和节点假设对传统木构侧向稳定研究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中国古建常见的若干榫卯形式
城镇空间结构是在长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产业发展是影响城镇空间结构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必然引起产业空间的变化,产业空间的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