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了老龄化时代。由于中国长期发展中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农村家庭变成了空巢家庭,这些家庭的老人则变成了农村空巢老人。这一变化,也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社会适应较以往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拟通过对该群体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探寻其晚年社会适应的规律,并尝试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改善其晚年社会适应有所助益。本研究有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两个方面。实践价值方面:本研究直接面对社会问题,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直接的辅助意义;理论价值方面:本研究对丰富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亦有所助益。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社会适应问题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并且针对其还进行了各种角度的剖析。主要观点有:代际互助体建设,再社会化方案,家庭支持网理论,社区教育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丧失理论、社会共生理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社区照顾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从自身独特的角度对老人社会适应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为农村空巢老人社会适应问题建构一个理论体系。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软件分析法等,对农村空巢老人社会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调查分析。发现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社会适应的主要有九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身体健康状况、心理需求状况、人生理想状况、经济收支状况、亲戚朋友状况、隔代抚养状况、生活照顾状况、人际交往状况、医疗卫生状况。对此,本文综合目前研究成果,分别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