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税收管理研究——以东营市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sat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2年起历时五年,“营改增”五度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世界税制改革提供了中国样本。“营改增”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提供强大动力。由于“营改增”改革启动时间不久,建筑业的税收管理也处于新旧交替阶段,理论界关于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还停留在原来营业税税制下。无论是从国内理论研究还是全国各省地管理实践看,如何在“营改增”后的增值税时代强化建筑业税收管理,已经成为各税务机关乃至地方政府的关注焦点。  在营业税时代,我国建筑业的税收管理主要呈现出纳税主体复杂、征管过程监管不到位、纳税人遵从度不高、征管力量薄弱等特点,建筑业的税收管理一直是地税部门的“老大难”问题。“营改增”改革后,建筑业从地税机关转为国税机关管理,这对建筑业税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随着税制的变化,建筑业企业的税款预缴方式及税务机关管理方式的侧重点都发生了变化。当前,国税机关在对建筑业的税收管理中,其面临的问题已经演变为建筑业项目的身份难以认定、跨地区施工工程控管难度大、国地税管理模式衔接困难、“挂靠”方式下个人所得税征收困难等新特点。  针对上述分析结果,结合东营市国税局的工作实际,在对其管理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当前东营市国税局在建筑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着部门配合不到位、部分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建筑业经营方式多样化管控难度大三方面的问题。针对东营市国税局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进一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建筑业企业户数激增、“营改增”后国税管辖范围业态复杂、税务机关管理力量匮乏、国地税管理方式不统一以及信息共享机制活力不足五个方面。  本文旨在通过对税收管理、营改增、建筑业内涵及其特点的阐述,运用税制优化理论和税收中性理论,从税务机关引导及管理的角度深入分析“营改增”前后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深层次原因。结合东营市国税局实践工作的相关启示,从提升部门配合强化综合治税、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核算、提高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水平三个方面探索进一步提高“营改增”后建筑业税收管理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将语文知识变成动人的画卷,赋予黑白文字绚丽的色彩,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出丰富的场景,可以将枯燥的文字信息,通过声音、图片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多方面来感知教材内容。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将书本上刻画的人物形象、相关场景等,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还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有着迫切的经济转型需求,随着简政放权等政治体制改革深入,商事登记改革的时机也已经成熟。从2013年国务院全面推进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开始,拉开了商
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炼化企业中女职工在工作中存在的弱点,并就如何更好地激发引导女职工展示巾帼风采,真正发挥企业安全生产运行半边天的作用提出三点建议,旨在共同探讨交流
房价水平和空置状况是衡量一个房地产市场成熟、健康与否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房地产业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
随着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公共管理实践的改革,财政管理也随之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公共预算的绩效管理成为目前预算管理的试点方式之一。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地方政府公共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