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管理实践成为促使企业低碳战略转型的关键。企业仅仅依靠环境政策推动低碳管理实践的实施已日趋困难。制度压力成为了我国企业快速构建低碳能力,实施低碳管理实践的一种重要的驱动因素。通过迎合群体政治力量、社会规则、利益相关者等制度环境中制度力量的要求,企业能够在组织环境中获得合法性资源和企业生存能力,从而克服企业低碳管理实践所面临的资源和合法性瓶颈,利用制度力量构建企业低碳能力。然而,目前已有文献对于制度压力对节能减排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的资源基础观和宏观经济理论,并没有明确指出制度压力影响低碳管理实践的内在机制。同时,已有研究开始关注低碳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但对于低碳管理实践是否能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的观点尚未定论。此外,国内外对低碳管理实践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和轶事描述,对制度压力、低碳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整合性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立足于战略管理、组织社会学、经济学中关于低碳管理实践的已有研究,以中国水泥企业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制度压力如何影响企业低碳管理实践及绩效”这一核心问题。具体地,本研究基于“制度-行为-绩效”(I-C-P)研究范式构建了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将强制性政策、激励性政策、竞争者竞争、客户低碳偏好和社会大众低碳诉求作为表征制度压力变量的要素,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剖析了制度压力与企业低碳管理实践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低碳管理实践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规制压力、规范压力和认知压力均对企业低碳管理实践的实施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规范压力中的社会大众低碳诉求对推进水泥企业低碳管理实践的作用显著,竞争者竞争对推进水泥企业低碳管理实践的作用有限;(2)低碳管理实践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影响程度不一:低碳管理实践能显著影响企业的环境绩效,而与经济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制定了推进水泥企业低碳管理实践的对策,主要包括:(1)明确政策内容,形成政策约束力;(2)提高企业行为背后的伦理和社会责任;(3)加强与各利益主体的交流和协作,平衡各方利益;(4)合理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本研究通过低碳管理实践驱动因素分析,以及低碳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关系研究,在理论上能够丰富和深化低碳管理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有望为水泥企业等高能耗企业在制度压力驱动下采取合适的低碳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并且为政府制定和实施低碳政策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