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拟对建立一套适用于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为评价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建立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并从广东医学院1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收集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相结合的指标动态筛选方法对初级指标体系数据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计算各层指标权重。
[结果]
(1)确定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由教学管理部门,带教老师和医学生三方面构成。其中教学管理部门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分别是教学条件,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和特色项目;二级指标15个,分别是临床实习师生比,临床医学生生床比,住院患者数量及病种类型,临床技能实验室数量,教学设施齐全,学生住宿及学习条件,试题库的维护和使用,组织临床实习考核及实习生评优,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及实施方案,教学管理人员责任制,主要科室有教学秘书,临床实习教学档案完整有序,临床教学管理人员年平均培训次数,本院特有的教学模式或方法;带教老师指标体系一级指标3个,分别是临床教学经验与方法,临床教学内容,临床教学效果;二级指标15个,分别是带教老师职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活跃思维,示范讲述精辟语言规范,床边教学查房式教学,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布置思考题,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临床操作及病情诊治,临床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讲解,修改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定期组织学生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组织学生入科岗前教育,出科考试,医学生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医学生病历书写能力,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医学生一级指标4个,分别是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水平,临床诊疗能力,综合素质;二级指标9个,分别是医学基本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病史信息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断能力,治疗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三级指标20个,分别是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心理学知识,法律学知识,问诊内容正确,能抓住重点,检查手法规范,正确使用查体器械,格式规范,文字表达流畅,内容完整,与病情相符,诊断准确依据充分主次分明,鉴别诊断正确,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能力,治疗措施正确合理,一般急症的处理能力,医德医风,组织纪律性,高度责任心,医患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确定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教学管理部门,带教老师和医学生11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32,0.26,0.28,0.14,0.37,0.28,0.35,0.32,0.21,0.24,0.23。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