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会练声曲》的演唱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会练声曲》,对其《音乐会练声曲》的演唱要求进行考源以及对其作品研究的心得感悟。谢尔盖·瓦西里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音乐会练声曲》创作于1912年,作品op.34是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唯一的一部音乐会练声曲,这首作品是为当时俄国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涅日丹诺娃量身定做的。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会练声曲》充分地发挥音乐会练声曲这一体裁的演唱要求,以及带有俄罗斯韵味的优美旋律。本文首先通过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会练声曲》的音乐背景及艺术特性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性介绍。然后进一步对《音乐会练声曲》的演唱要求特点和声乐演唱技巧的难度掌握及解决手段进行阐析。重点针对“a”母音的运用、起始音的重要性、呼吸的运用、气息的控制,连音、装饰音的演唱处理、声音力度的把握、表情记号的运用等,以及对作品的演唱分段把握和诠释作以梳理进行阐述分析。最后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会练声曲》的声乐魅力进行心得体会,同时为使更多的专业演唱及声乐教学对这一体裁有更多的关注,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完美的诠释该作品做理论与技术上的准备,既对演绎拉赫玛尼诺夫这首作品起到指导作用,也对深入研究音乐会练声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更多的研究及实践使音乐会练声曲这一体裁的运用不仅能作为训练声音的好手段又能作为音乐会上演唱的优秀曲目。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国内有关音乐会练声曲发展及运用的研究还甚少,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会练声曲》声乐演唱方面的研究挖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所以笔者试图从这一新的视角出发解析其学术价值。笔者的大胆想法,需要更多声乐学习者和声乐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对其价值进行更进一步挖掘,更好的运用到声乐学习中来。
其他文献
介绍的新型防晕结构可在有限的长度里使10kV电机定子线圈的起始电晕电压提高很多。通过高原模拟试验,在海拔4000m下工作的定子线圈起始电晕电压大于15kV。
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深空探测成为了航天活动的主要研究内容。火星上水源的出现,给人们寻找火星生命带来了希望,所以火星探测成为深空探测的主要研究内容,而导航方法和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串行通信接口SerDes技术日益成为高速接口技术的主流。分接器作为SerDes接收系统中的主要模块,完成时钟控制下高速串行信号
随着紫外探测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紫外探测器也不断地出现,阻型Ga2O3紫外探测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紫外探测器,必须根据其电特性来设计读出电路。同时随着紫
PLK2500×2-4.83/0.37型透平膨胀机检修后,运行效率偏低,通过更换导流器、降低导流器后压力,同时调整工作轮与扩压器之间的间隙,减少内泄漏损失,提高了膨胀机的运行效率。文
对凸轮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在ADAMS软件环境下建立凸轮机构仿真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揭示其机构运动规律和状态。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凸轮机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随
<正>近两年来,涉军网络舆论尤其是涉军负面网络舆论迅速增长。这些舆论以和军队官兵有关的公共人物、公共事件为议题,影响面大、冲击性强,一度使军队处于被动状态。网络军事
木质纤维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因结构复杂,其高效降解需要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互作,由于参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其协同降解机理尚不完全明确。随着微生物分子生物
低碳化是继工业化、信息化后经济发展的又一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大力推广,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不仅顺应了全球低碳经济时代潮流,更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本文
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的发现及临床应用是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重大突破。不仅给同源重组DNA修复缺陷的卵巢癌患者带来福音,而且无同源重组DNA修复缺陷的患者也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