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屈菜,又名山黄连,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镇痛、止咳、平喘、疔疮消肿之功效。在白屈菜众多的化学成分中,具有明显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的是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为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等,而这些生物碱均与抗菌、抗病毒有关。但是目前关于白屈菜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和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较少。据此,本文建立了白屈菜总生物碱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总生物碱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此外还进行了其体外抑菌活性的测定,为白屈菜总生物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白屈菜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本文采用了离子交换树脂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两种提取方法对白屈菜总生物碱进行提取,通过比较总生物碱得率和含量,优选出最佳的提取路线。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法提取的总生物碱得率和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3.67%和51.61%,均显著高于大孔吸附树脂法的总生物碱得率(2.74%)和总生物碱含量(35.54%)。因此选取离子交换树脂法作为白屈菜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2.白屈菜总生物碱的急性毒性实验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白屈菜生物碱一次性肌肉注射给予小白鼠的急性毒性的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碱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222.55mg/kg,其95%的平均可信限为1083.93~1377.21mg/kg,因此,白屈菜生物碱属于低等毒性物质。一次性肌肉注射给予白屈菜生物碱提取物引起小鼠中毒致死反应的起始剂量为800 mg/kg,约为成人日常最大服药量的1918.6倍,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剂量范围使用较为安全。3.白屈菜总生物碱的亚慢性毒性实验根据白屈菜总生物碱的LD50计算出高、中、低剂量组的给药剂量,进行亚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表明:白屈菜总生物碱对大鼠的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影响,不会导致大鼠血液学指标的改变,并且对动物的造血功能、血细胞生成、血细胞形态及肝、肾功能均无损害作用。4.白屈菜总生物碱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猪源巴氏杆菌和鸡源沙门氏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白屈菜总生物碱对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MIC分别为3.2 mg/ml、6.4 mg/ml、6.4 mg/ml、12.8 mg/ml和12.8 m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