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江湖流域位于湖南省郴州市的东南部境内,是湖南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和湘江生态补水区,也是湖南“两型社会”重要的战略资源,东江湖流域水资源安全关乎成千上万的人民的饮水安全。本论文依据东江湖流域2011年第三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每个季度的11个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及东江湖流域的水质特征,选取了溶解氧(DO)、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钾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铅(Pb)、砷(As)八种水质指标对流域水体中水质指标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系统总结和比较了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法四种有代表性的水质评价方法,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及成因分析,以期为区域水环境污染防控及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东江湖流域水质指标的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在不同水系的空间分布中,长策河和浙水的水质较其它水系较差,东江湖和沤江的水质比.较好。长策河和浙水的主要污染源为外源型污染。沤江主要污染源于河流内部,属于内源性的污染。通过对东江湖流域水质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得出:除了溶解氧和总磷外,其它水质指标的浓度变化趋势为波动下降趋势,溶解氧的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总磷则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各断面的水质呈现好转趋势,但燕子排断面、石壁山电站断面还存在一定的面源污染。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法四种评价方法对东江湖流域2014年第二季度水质进行评价可得,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与四种方法的均值重合度最高。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法对流域2011年第三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的水质进行水质评价,从不同断面看,头山、白廊、小东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最低,四拱桥断面和老屋村断面、燕子排断面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相对较高,但是达到了其功能区划水质III类水质标准要求。从季度变化特征看,松山村和石壁山断面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呈现缓和上升趋势,其他断面的水质总体呈现缓和变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