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唐代饮食与日本饮食的联系,展现唐代饮食对日本饮食的影响以及日本饮食传承了唐代饮食中某些与佛教关系密切的因素,从而揭示唐代佛教对日本饮食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以及唐代饮食与日本饮食的佛缘。对唐代饮食与日本饮食佛缘的探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唐代饮食受到佛教影响的多种食品和佛节饮食习俗东传日本,影响了日本饮食文化;二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丰富了日本的饮食种类;三是唐代寺院的饮茶之风促使了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佛教在唐代得到空前的发展,并对唐代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李唐王朝的扶持下,佛教饮食也得到了官方的推崇而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佛教从唐代开始大规模东传日本的同时,遣唐使和佛教徒也将唐代的饮食文化和寺院的饮食习俗带到了日本。这对日本饮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寺院的面食及其制作方法传入日本,丰富了日本饮食的内容;二是在贵族和僧侣饮食特点的影响下在日本形成了追求清淡素食的风俗习惯;三是唐代贵族追求食物的透明感和寺庙供佛食物追求美感影响了日本贵族和僧侣对食物审美和偏好的多样化追求,进而自上而下影响了整个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将唐代饮食文化和寺庙饮食特点保留至今,因而如今的日本饮食文化中依然保留着唐代佛教饮食文化的印记。鉴真东渡日本既是唐代佛教传播的大事件,也是日本饮食上文化史上的大事件。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大量的调料、食材、点心和制作技艺,尤其将豆腐和其制作技艺带到日本,成为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材,因而鉴真被奉为豆腐祖师。而作为佛医的鉴真精通医术,悬壶济世,也推动了中医药在日本的传播,留下许多汉方,日本饮食中膳食养生的观念也来源于此。唐代寺院饮茶蔚然成风,促使了唐代茶文化的兴盛,唐代僧人将茶及其制作工艺传入日本,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形成。唐代高僧怀海的《百丈清规》促成了僧人自耕自食的农禅传统,而茶以其精行简德的特性尤其受到佛教徒的欢迎。茶叶成为了日本贵族和僧侣的奢侈饮品,被赋予了高雅的特性。成长于佛寺的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和其好友茶僧皎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其后世中国佛僧提出“禅茶一味”的理念传入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禅茶一味”也成为日本茶道的精髓,如今日本的饮茶活动也往往伴随着对佛理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