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前列腺癌开始治疗时为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并对抗雄激素治疗敏感,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降低,但是,在临床上,经连续性药物抗雄激素治疗(平均12—18个月,最短3—6个月)后,前列腺癌细胞将失去对抗雄激素药物的敏感性,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将逐渐转化为对抗雄激素药物耐受的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ent prostate carcinoma,AIPC),甚至使抗雄激素药物转化为癌细胞的激动剂,并发生远处转移,成为抗雄激素治疗无效的中晚期前列腺癌,并导致患者最终死亡。 目的: 在本试验中,我们分别使用人工合成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作用于前列腺癌雄激素反应性细胞系LNCaP,以研究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确切作用及相关作用机理;并通过长期体外培养前列腺癌细胞系,建立了氟他胺耐受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亚系,LNCaP-flu。而后使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在此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并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力量基因芯片得出的结果。从而明确了雄激素和氟他胺对前列腺癌的具体作用及相关分子表达变化,并建立了氟他胺耐受性前列腺癌细胞系及氟他胺耐受细胞系的动物模型,明确了其药物耐受性的发生机理。从而为今后的氟他胺耐受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方法: 1.人工合成雄激素R1881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理: a) 应用MTT法研究R1881对LNCaP细胞的作用,并绘制生长曲线和细胞抑制率曲线。 b) 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在不同浓度R1881作用下细胞周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