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已不止于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是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企盼,公共文化需求正在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时期,实现各地居民公共文化需求与文化满足的有效对接,是惠及文化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和要求。对福建省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展开研究,是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福建省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也是对福建省居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切实回应。本文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文化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福建省居民公共文化需求展开研究。首先从一般性理论分析的角度对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的产生、内容与分类、影响公共文化需求的因素做具体阐述。其次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为辅,对福建省84个县(市、区)居民共计2348份调查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福建省居民公共文化需求进行实证分析:一是从整体层面分析福建省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的现状与趋势,二是更加深入地探究福建省不同群体特征、不同区域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差异性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福建省居民公共文化需求内容日益多样性与多层次性,逐渐由日常文娱型需求向求知发展型需求转变;(2)居民对互动性与创造性需求愈加明显,从被动接受型需求向主动参与型需求转变;(3)居民公共文化需求满足的渠道与方式更加多元化,社区(村)在满足福建省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的重要性日益突出;(4)有较大比例居民认为其所在地附近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能满足其需求,增加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是居民最期望的政府行为;(5)大多数居民表示未来愿意增加文化投入,且在具体项目上选择现代运动健身的比重最高。(6)受可支配的闲暇时间、文化消费能力、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以及不同区域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存在差异。最后,根据主要的实证结论,从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引导和发挥社会力量;优化文化生态环境,满足多样化文化需求;公共文化资源下沉社区,激发基层文化活力;增强文化供给的可及性,加大边缘区域文化投入;强化价值引领,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