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敛-约束原理的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y353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工程作为现代工程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已赋存的应力场中通过开挖、支护等工序形成结构。地下结构不仅承受周边地层的变形荷载,同时其变形也受到地层的限制约束。而目前地下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以经验围岩分级为主,以数值模拟得到其应力和应变分布为辅的设计方法。与地面结构设计方法中稳定表征指标的成熟性相比,本文针对现代地下结构设计方法中缺乏物理意义明确的表征指标不足之处,结合收敛-约束原理来开展研究。基于收敛-约束原理的地下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涉及到地层、支护两方面。地层方面由于赋存环境及岩体力学变形机理复杂而难于确切判断,因此利用围岩特性曲线描述开挖后周边地层的力学机理和变形特性;而支护结构构建方面则(多数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以及钢架等支护材料进行构建)相对比较固定。本文根据收敛-约束的基本原理及重要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收敛-约束原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构成因素、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历史。以经典的圆形洞室进行弹塑性分析,选取力学开挖效应满足Mohr-Coulomb准则的Kastner公式及Duncan公式构建围岩特性曲线方程。其次,分析支护结构中支护单元对围岩的作用机制以及各自相应的力学特性,构建了联合支护中锚喷支护的支护特征曲线,确定了锚喷支护的联合刚度方程、最大支护压力方程及支护特征方程。再有,在构建围岩收敛曲线和支护特征曲线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除两者之外的其他收敛-约束原理的构成因素,依据荷载和图示原理导出地下结构的稳定系数。通过工程实例对新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了展示。分析了围岩力学参数变化对两者稳定系数的影响,对比了各自稳定系数的差异性。最后,开展室内模型试验工作。进行了模型相似材料配比设计、强度分析、不同地层类型的模拟、地层开挖后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的量测等工作,结合理论对实测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
其他文献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二十世纪工程结构的重大发明之一,按预应力筋粘结状态可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粘结预应力具有粘结锚固可靠的优点,因此在研究
红土是岩石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下风化而成,在我国南方分布面积很广,达200万km2,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红粘土是红土的一种,是由碳酸盐岩经过红土化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的工程力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耐久性,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低空隙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它的基本设计思想是:通过提高材料组分的细度与活性,减小材料内部的缺陷(孔隙与微裂缝),获得超高强度与耐久性。根据这个思路,RPC所采用的原材料平均颗粒尺度在0.1μm~1mm之间,目的是尽量减小混凝土中的孔间距,从而提高拌合物的密实度。关于混凝土的研究,归根结底都是对其密室度和耐久性的研究,最终强
鉴于实际工程中大量存在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承受反复荷载作用,但其力学性能研究不多的问题,本论文进行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疲劳试验,研究了应力比和钢筋锈蚀率对锈蚀钢筋
拱形波纹钢屋盖(简称波纹拱)是一种冷弯薄壁空间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施工快、造型美观等优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引入我国,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发展
我国有许多在建和拟建的大跨深水桥梁,深水桥梁的抗震设计已经成为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地震动水压力的分析方法以及近场地震作用下深水桥墩的特殊地震响应。 本
1889年埃菲尔铁塔(300m)的建造标志着钢材开始应用于高耸结构中。随后,高层建筑钢结构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而钢结构的防火问题一直是研究人员研究的课题。2001年当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在不断的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而我国在粗放型经济时代,由于矿业的极大兴盛,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并且大量的采空区地表处
针对宁夏同心地区黄土可溶盐含量高,尤其是中溶盐含量高,湿陷性大的特点,以及建筑物开裂和路基沉陷的上程问题,结合黄土湿陷性的研究现状,提出石膏对黄土湿陷性的作用效应研
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近海大型基础建设(如海上桥梁、海上平台、风力发电塔等)的规模不断扩大。这类多采用桩基础的海上结构物时常承受由车辆制动、风、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