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腹针疗法与常规针刺法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影响,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评价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腹针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针刺法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 疗程,每疗程间间隔2天,共2个疗程。
结果: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h)及积分比较:腹针组分别为13.12±9.16 和1.60±1.22,常规组分别为20.08±8.57 和2.27±1.0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别(P<0.O5),提示腹针组针刺的即时效应优于常规组;治疗前后同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便秘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效果;两组间比较除兼症积分无统计意义(P>0.05),其余各项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腹针疗法对便秘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常规组;治疗前后Bristol 粪便性状分型同组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改善粪便性状均有显著效果,且腹针组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愈显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腹针疗法和常规针刺法在本病治疗上均有较好效果,但腹针组在治愈显效率方面优于常规组。
结论: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即时效应及改善便秘主要临床症状方面效果较好,愈显率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优势,提示此法是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