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中的circDB对小鼠后肢缺血的修复作用和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xi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居高不下,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截肢,且目前无有效疗法。研究报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Exo)可以促进小鼠缺血后肢的修复,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前期研究发现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circDB在UMSC-Exo中富集,并且在小鼠缺血后肢中低表达。本研究旨在阐明UMSC-Exo通过递送circDB在下肢缺血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8-12周龄的C57BL/6J雄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通过手术结扎的方式阻断小鼠左肢股动脉及其所有分支的血流,建立后肢缺血模型。体内,在腓肠肌原位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外泌体(Exo)或敲低circDB的外泌体(si-circDB)。用血流仪、抓力测量仪和跑步机对小鼠缺血后肢的血流量、抓力和肌肉耐力指标进行检测,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去泛素化酶USP7(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7)和细胞增殖因子Notch1(Neurogenic Locus Notch Homolog Protein 1)的表达量。体外,用低氧无血清的方法诱导小鼠成肌细胞损伤模型,分别与等量的PBS、Exo或si-circDB共孵育,用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USP7和Notch1的表达量,用免疫共沉淀检测USP7和Notch1之间的互作关系,用siRNA技术鉴别信号通路中上下游分子。结果: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当小鼠后肢缺血发生后,泛素化程度增强,并且伴随着circDB、USP7和Notch1表达下调。体内实验证明,与si-circDB处理组相比,Exo处理组小鼠后肢的血流、抓力和肌肉耐力恢复得更好。体外实验表明,circDB通过促进USP7和Notch1的表达促进了小鼠成肌细胞增殖。生物信息学预测miR-34a和USP7是circDB的下游靶基因,当敲降小鼠成肌细胞中circDB后,miR-34a表达显著上调。circDB通过抑制miR-34a上调USP7的表达,而USP7作为去泛素化酶稳定了 Notch1的蛋白水平。siRNA技术鉴别出信号通路是circDB/miR-34a/USP7/Notch1。重要的是,UMSC-Exo 可递送 circDB,靶向结合miR-34a,增强USP7表达,进而提高细胞增殖因子Notch1的蛋白质水平,从而促进了小鼠缺血后肢的修复。结论:本研究证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UMSC-Exo)可以通过递送circDB促进小鼠缺血后肢的血流、抓力和肌肉耐力恢复。UMSC-Exo中的circDB作为miR-34a的分子海绵,促进去泛素化酶USP7的表达,调节Notch1的蛋白质水平,进而达到修复小鼠缺血组织的目的。本研究为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在目前跟踪精轨目标进行直接标校电轴参数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北斗卫星资源较多、分布均匀和包含有不同轨道周期卫星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USB跟踪北斗卫星方案提高了USB轴系参数标校的效率。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目前USB轴系参数标校受天气影响、跟踪低轨道标校星受时间限制等不利条件的影响,实现USB轴系参数的快速标校,标校结果能够满足USB测角指标的要求。
期刊
背景与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除了其常见并发症之外,其肺部功能也会受到损伤。镉(Cadmium,Cd)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除了造成肾脏和骨骼的损伤,也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DM患病率逐年升高,因此越来越多的DM患者暴露于镉环境中,但尚不清楚镉暴露是否会加重DM患者肺功能异常。因此本研究拟探讨长期镉暴露对糖尿病大鼠肺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本
学位
海底复杂地貌图像识别时受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导致地貌图像识别准确度较低,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波束的海底复杂地貌图像识别方法。采用多波束技术探测海底复杂地貌图像,并通过滤波算法去除波束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处理海底复杂地貌图像的对比度与边缘,确定海底复杂地貌图像的特征,实现海底复杂地貌图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一图像识别与多幅图像识别中,所提方法能保证较高的海底地貌识别准确率。
期刊
目的: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5年生存率低于20%。吸烟是其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但吸烟诱导肺癌发生发展的许多表观遗传学现象目前尚不明确。本课题拟筛选和验证染烟恶性转化细胞与肺癌细胞中共同差异表达的LncRNA及其下游调控的miRNA和靶基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功能研究,探究其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研究以LncRNA CADM3-AS1(重组人细胞粘附分子3-反转录RN
学位
学位
背景:自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自杀事件中约有79%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的青少年面临的健康不利因素相对较多,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但目前关于这些国家青少年的自杀行为研究却很有限。并且自杀行为与各种内外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性别和地区差异尚不完全清楚。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针对中低收入国家青少年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自杀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该项研究对来自全球学校学生健康
学位
学位
当入射光频率与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的自由电子集体振荡的本征频率相匹配时,就会发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金属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使其能够有效地吸收光能,共振能量通过阻尼衰减。阻尼的大小代表了等离激元能量衰减的速率,通过等离激元散射光谱的线宽来检测。其中,辐射阻尼代表等离激元能量通过辐射衰减的速率。先前研究报道了描述贵金属纳米颗粒的辐射阻尼解析表达式(Γrad=2hκradV),其大小仅与颗粒的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