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湍流情况下LDPC码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_xi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激光通信利用在大气传输的激光束作为信息载体,实现通信。它结合了光纤通信与无线电通信各自的优点,信息容量大,发射光束窄,方向性好,天线尺寸小,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不占用频率资源,建网和维护价格低廉,线路建立快,无线路租用费用,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前景。目前各主要大国都在加紧研究,以期占领这一技术的至高点。在目前强度调制式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由于存在大气湍流和衰减致使光信号产生随机衰落。从理论上来讲,可通过提高发射功率来克服衰落,但在实际中大功率、高速率的激光器制造很困难,而且也不经济。所以信道编码技术应用于大气激光通信的研究已得到重视,尤其研究、开发高抗干扰性能、高速率的编码和调制技术成为大气激光通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低密度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LDPC)码用以改善大气激光通信链路性能。LDPC码属于线性分组码,其一般编码方式是建立在线性分组码编码原理的基础上。但一般编码方式存在编码复杂度高、编码时延大的问题(特别在长码条件下)。本文对新型、快速的近似下三角形LDPC码编码方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种编码方式可以大大地降低编码复杂度和时延,在高斯信道下的仿真表明:近似下三角形编码方式和一般编码方式在纠错性能相差无几。目前LDPC码的译码方式中经典软判决算法有置信传播算法(Belief Propagation,BP)等,该算法采用信息传递进行迭代译码。仿真结果表明,LDPC码在采用BP算法译码时具有很好的性能,但是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将协同优化算法应用到LDPC码译码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LDPC码的迭代译码相对于经典置信传播算法(BP)能够获得有效的软判决译码增益;同时译码复杂度低,而且不会出现差错平底特性。本文研究了弱湍流信道条件下,基于上述的编/译码方式,采用OOK调制时,不同码长不同码率的LDPC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LDPC码具有良好的纠突发错误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并为其实用化提供可靠的保证。
其他文献
农历丁酉年将至,很多人又会惦记上海美术界的“动物专家”徐昌酩,他笔下的动物世界酣畅淋漓、意趣盎然,尤擅画鸡是出了名的。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曾评价道:“他画鸡,几笔出造型,泼墨分明暗,细笔点神态,朱砂染红冠。”  记者刚在徐昌酩家客厅坐定,便发现北京荣宝斋已经捷足先登、抢得先“鸡”——茶几上放着一叠二〇一七年(鸡年)年历样稿,封面上三只“酣歌黎明”的大雄鸡弹眼落睛。然而徐昌酩对这个封面设计并不满意,
本文从耦合的Gross-Pitaevskii(GP)方程模型出发,应用托马斯-费米近似和虚时演化数值方法给出束缚于不同势阱中含有旋转或自旋轨道耦合的两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性质。
近年来,室温磁制冷材料的研究有显著的进展,其中MnFe(P,Ge)系列化合物以其磁热效应大、室温区居里温度可调和原材料价格低廉等优点,引起了科学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但新型Mn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