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于2008年在我国启用,基于旧坐标系的各种坐标成果也随之需要转换到CGCS2000。本文将在分析现有测绘成果到CGCS2000转换的基础上,针对格网坐标转换方法的理论和应用服务问题展开具体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分析了常用坐标转换模型的特点,探讨了格网坐标转换方法在我国应用的合理性,指出了研究格网坐标转换方法及其应用的重要意义;2.分析了BJS54转换到CGCS2000时经纬度坐标和高斯平面坐标的变化趋势,研究了影响坐标转换精度的变形差的来源,分析并列出了测量控制点、纸质地形图和数字地形图的转换方案。3.详细探讨和分析了最小曲率模型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推导了实用编程公式,确定了最优化使用方案;通过和商用surfer软件计算的结果的比对,论证了本文推导公式的有效性,通过和一些文献中推荐采用的坐标转换模型的比较,证明了基于最小曲率模型的格网坐标转换具有更好的转换精度。4.研究了协方差推估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加权平均模型、多面函数模型这4种常见模型在格网坐标转换中的应用,并对包括最小曲率模型在内的5种模型从转换过程控制参数、转换精度、实现过程三个方面做出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建议将协方差推估模型作为构建坐标转换格网时优先使用的模型。5.探讨了适用于我国情况的坐标转换格网布局,研究了根据现有转换格网和新增公共点构建区域子格网的方法,设计了与格网布局相适应的格网文件格式。6.对格网坐标转换软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实现。该软件既可以构建坐标转换格网,又可以进行单点模式、点文件模式、地图坐标文件的坐标转换计算。7.研究并设计了基于Web服务的坐标转换网站,实现了在线转换功能。一般用户由于不了解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权限去获得坐标转换参数,无法实现坐标转换,而基于Web服务的在线坐标转换将复杂的转换算法和转换参数放在了服务器端,用户无需关心其它细节,只需在浏览器端输入相应的坐标即可完成坐标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