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011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经济政策手段,相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更具有阶段性和特殊性。狭义上的产业演化是单个产业经历产业生命周期的过程。从产业演化视角研究如何制定产业政策将扩大产业政策理论的研究范围和丰富产业政策的理论研究内容,对政府颁布和实施产业政策、实现产业政策目标、提高产业政策绩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于分析产业政策对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机制等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产业政策强度是指政府干预产业发展的力度,是影响产业政策本身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主要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影响的模型,研究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的影响机制及效应分析。首先,本文进行了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主要通过介绍产业演化的动因,阐述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动因的影响机制,进而从层次性和阶段性两个层面论述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的影响机制和效应。然后,主要基于Volterra的食饵捕食者模型,通过构建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作用的模型,揭示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的效应。最后,进行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效应的案例分析。选取中日两国汽车产业为例,通过比较两国政策的有效性,进一步论证不同的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的影响以及效应的差异。通过分析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动因的影响,揭示了产业政策强度作用于产业演化各阶段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政策强度对演化动因的影响会导致识别演化阶段的四个判定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产业演化的进程。另外,在依托数学软件分析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效应的模型时,探索出一种新的产业演化阶段的识别方法,即以产业内弱者企业密度和强者企业密度随时间演变的不同特征来判断产业演化的各个阶段。该模型反映了产业政策强度越大,产业内弱者企业密度和占比增加而强者企业密度和占比减少,不利于产业演化扩展阶段的持续反而加速了产业演化步入停滞阶段(衰退期)。中日两国汽车产业的案例分析也认为虽然政策强度的提高对于初创期的产业发挥了正效应,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强度高于日本,其政策目标的实现性受到了阻碍,表现出的负效应远高于日本,表明政策强度越高,其政策效果反而越差。因此本文得出结论,即政策强度越高,不利于强者企业发展,应弱化产业政策作用,降低产业政策强度,从而提高强者企业密度,增大市场中强者企业占比,以提高产业内竞争力和促进产业的健康演化。本文的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影响机制和效应分析,为产业政策和产业演化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而构建的产业政策强度对产业演化效应的模型,将成为考察产业政策理论的一个全新视角。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点,比如不能精准地阐述两者间的量化关系,缺乏对产业演化阶段识别的统一的方法。
其他文献
采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研究了中间品贸易和最终品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及其影响差异,并结合中国的经验事实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
秦皇岛A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区内油气藏主要发育在新近系的明化镇组。明化镇组下段为曲流河沉积地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使得注水开发收效不均匀,平面矛盾突出。选取Ⅲ2砂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1]。当前,如何实现终身体育学习,增强人民体质已经成为
本文结合某桥梁施工,对桥梁裂缝的类型和原因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合理的桥面裂缝控制措施,以期为同行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繁育系统作为植物种群最基本的一个特征参数,能够控制基因在相邻世代间的传递和交流,因而对植物种群的遗传结构产生了极大影响。种群的遗传结构不仅包含遗传变异水平的高低,
目的:探讨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行前房注气术,术后随访6mo,观察角膜透明度及视力等情况。结
无线通信技术在过去十年里完全改变了人类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可以预测,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影响将更为显著。更高速率的互联网无线接入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疑是驱动力
<正>90%以上高官腐败案实行异地审理2001年辽宁"慕马案"后,高官腐败案异地审判成为惯例。实现高官审判公正的第一步正是从异地审判开始的。刘铁男受贿案在最高检侦查终结后,
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中央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是审计署牵头推进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指文本之间的关系。互文性这一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经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创立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