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在家上学”活动目前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从当前“在家上学”活动的实践情况来看,许多家庭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国学课程,其中更多是以经、史、子、集的内容展开。本论文选取了中国宁波地区某一在家教育家庭进行研究,通过了解家长对“国学”的理解,进而去分析他们为什么选择开设国学课程、如何组织国学课程以及国学课程的实施效果。 关于这个家庭选择开设国学课程的原因,主要是从家长自身、社会因素以及学校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从家长的角度而言,他们对于国学经典内容寄予厚望,并且认为国学中蕴藏的道德以及价值观能够塑造孩子良好的道德精神;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国学热”的兴起使家长能够便捷地获取课程资源;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当代学校传统文化的缺失促使这个家庭选择了让孩子在家学习,并由自己组织国学课程的教学。 实施过程中,这个家庭的国学课程涉及到内容设计、教材选择、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国学课程的内容设计方面,他们往往是依据自身的国学教育理念以及孩子的兴趣需要对国学知识体系进行取舍,其内容主要涉及经典诵读课程、艺术课程以及健康课程这三部分。在国学教材的来源渠道上,目前主要是从书市上获取、引进学校的国学教材以及家长自编国学教材。国学课程的教学管理上,“灵活性”是这个家庭的一大特色。其中国学课程的学习时间通常是以这门课程的性质以及孩子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参考依据。在国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这个“在家上学”的家庭还特别强调通过实践训练的方式来践行国学精神,并且会采用多种形式让孩子诵读国学经典内容。 在组织开展国学课程的过程中,就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关的对策建议。对于“在家上学”活动,一方面需要正视其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也应当确立其国学课程的教育目标;在国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应当充分发挥“践履法”的作用,并且结合多种方法组织实施国学课程,不仅要满足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要考虑其年龄特征与心理认知特点;在国学课程的教育环境上,应当成立课程咨询指导机构,以解决教学中的专业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