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uit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东半岛是我国第一大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包括烟台,威海的全部以及青岛的大部分,是带动全省经济跨越发展的“龙头”区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地区。因此,研究胶东半岛地质环境质量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对胶东半岛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在实地调查研究,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胶东半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了胶东半岛地质背景条件,基本查明胶东半岛主要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地震灾害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地面变形问题、斜坡环境变异问题、海洋流体灾害、水土环境变异问题五类,并对各种主要的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的特点与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2)对胶东半岛主要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了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胶东半岛地质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这13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将该区域划分为659个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AHP-FUZZY)对各个单元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到了胶东半岛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图,分析评价结果,并对胶东半岛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化利用提出了建议。(3)基于《山东省统计年鉴》数据,以烟台、威海、青岛三城市为研究单元,确定了由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胶东半岛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加权法,分析了胶东半岛三城市2004~2008年地质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4)为深入研究地质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地质环境质量损益度的概念,分析了2004~2008年胶东半岛三城市地质环境质量与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的动态关系,得出了2004~2008年烟台、威海、青岛三城市地质环境质量损益度的变化规律。(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模型对胶东半岛土地资源开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得到胶东半岛土地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图,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胶东半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可以为胶东半岛的环境保护及重大工程规划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对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实际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作者从事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又称楼宇自控系统,BAS -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系统调试十余年,体验了BAS在国内从无到有的迅猛快速发展过程,从最早
<正>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8日。注册资本108亿元人民币。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37家、参股19家公司。
<正>2013年9月30日-10月1日,希腊共产党主办的第三届欧洲共产党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要发挥作用,加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开展反对欧盟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交软件,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快速发展,搭建了大学生教育教学新平台,在未来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
河道生态系统包括河道水体和河岸带两大部分,具有净化水体、降低污染物浓度的功能。研究河道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能力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及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
马克思考察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方法和视角并不是单一的,交往分析法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发展道路的具体形式。马克思晚年"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提出是他运用交往分析法分析社会
《生活》周刊是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由黄炎培领导创办,原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由王志莘任主编。1926年10月24日,第2卷1期起,由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并开设“
城镇绿地是增加城市碳汇的积极因素之一。但城镇绿地植被结构和分布的极高空间异质性、影响植物生产力的环境压力因子的极高空间异质性等,使城镇绿地碳汇水平估算存在很大的
本文的研究想法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点思考:一是《非诚勿扰》节目的高收视率和高网络关注度现状。对于国人来说,知名度最高的电视节目不外乎以-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每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在整体上呈现递减的态势,这有可能会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然而值得欣慰是,我国水稻的总产量却是稳中有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