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分析池州市贵池区饮用水源水中2-氯酚(2-CP)、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和五氯酚(PCP)四种氯酚的残留水平和社区(墩上镇和殷汇镇)居民尿中四种氯酚的内暴露水平,初步评价水环境中四种氯酚的生态风险,期望对氯酚与肿瘤发病风险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针对环境水样和生物样品中的痕量氯酚,分别建立同时测定水中四种氯酚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SPE-GC/MS/MS)法和尿中四种氯酚的液液萃取(LLE)-GC/MS/MS法。于2014年5月采集池州市贵池区所辖乡镇街道的饮用水源水(9份长江水、3份水库水、12份河水),共24份水样。根据水源水检测结果,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商值法初步评价研究区水源水中四种氯酚的潜在生态风险。并根据水源水中PCP检测结果,选取PCP检出浓度相对较高的墩上镇和殷汇镇两个乡镇,于2014年10月收集长期居住在两乡镇的社区居民(年龄≥10周岁)晨尿,共收集498份居民晨尿。本研究从中单纯随机抽取50份晨尿样本,分析历史PCP暴露下社区居民氯酚的内暴露水平。结果:(1)研究建立了SPE-GC/MS/MS测定水中四种氯酚的含量。2-CP、2,4-DCP、2,4,6-TCP和PCP四种氯酚在1.0~200.0μg/L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1.0~4.0ng/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3.2%~10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8.7%。(2)水源水中2-CP、2,4-DCP、2,4,6-TCP和PCP四种氯酚的检出含量分别为51.54~115.55ng/L、nd(<LOD,未检出)~51.42ng/L、nd~22.08ng/L和12.34~92.55ng/L,中位数浓度分别为79.22ng/L、nd、3.59ng/L和19.46ng/L。其中2-CP和PCP在河水、水库水和长江水三种不同类型水源水中的检出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2,4-DCP和2,4,6-TCP在长江水中的的检出浓度高于河水和水库水,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商值法初步评价水源水中四种氯酚对所有物种的生态风险大小依次为2-CP>2,4,6-TCP>PCP≈2,4-DCP,均未达到5%阈值。利用效应加和模型预测四种氯酚的联合风险,研究区水源水中四种氯酚的复合潜在影响百分比ms PAF远低于1%。(4)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尿中四种氯酚的LLE-GC-MS/MS法。以人工模拟尿为基质,2-CP、2,4-DCP、2,4,6-TCP和PCP分别在0.50~100.0μg/L、0.50~100.0μg/L、0.50~100.0μg/L和1.0~100.0μg/L的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1~0.3μg/L,平均回收率为88.8%~118.2%,RSD为1.3%~5.5%。(5)50名社区居民尿样中PCP均未检出,2-CP、2,4-DCP和2,4,6-TCP的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nd~1.06μg/L、0.57~1.08μg/L和0.68~1.45μg/L;中位数浓度分别为nd(<LOD)、0.65μg/L和0.87μg/L。(6)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性别和年龄对尿中2,4-DCP和2,4,6-TCP的影响。结果显示,50岁以上组的居民尿中2,4,6-TCP的含量高于50岁及以下组,尚未发现2,4-DCP和2,4,6-TCP在性别间的含量差异和2,4-DCP在两个年龄组间的含量差异。结论:(1)研究区饮用水源水中氯酚的检出浓度均远低于国家地表水卫生质量标准的相应限值。(2)初步评价水源水中四种氯酚的生态风险,2-CP存在低度潜在生态风险,2,4-DCP、2,4,6-TCP和PCP不存在生态风险。四种氯酚的ms PAF远低于1%,不存在急性混合生态风险。除PCP外,其他氯酚的危害也应引起关注。(3)50名社区居民尿样中PCP均未检出,2-CP、2,4-DCP和2,4,6-TCP的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nd~1.06μg/L、0.57~1.08μg/L和0.68~1.45μg/L。其中2,4-DCP和2,4,6-TCP的检出结果与美国和韩国国家居民尿中氯酚监测的结果相符。(4)高年龄组人群(50岁以上组)尿中2,4,6-TCP的含量高于低年龄组人群(50岁及以下组),提示可能与长期低剂量暴露于氯酚而在体内蓄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