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cam在成人角膜后表面曲率的测量及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safds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应用Pentacam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成人角膜后表面曲率的研究背景:随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部位均趋向老化,而人眼角膜亦是其中之一,人眼的屈光状态是一个从顺规向逆规性散光状态的转变过程。研究清楚人眼的变化规律,对临床诊断、治疗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目前临床上的研究主要针对应用广泛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corneal anterior surface refraction power),但其与全角膜屈光力(total corneal refraction power)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差异主要来自角膜后表面屈光力(corneal posterior surface refraction power)。Pentacam HR的出现,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观察角膜后表面,从而完整地了解角膜。目的:用Pentacam HR眼前节分析系统研究角膜曲率参数,探讨不同年龄角膜后表面曲率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患者,共275人,年龄为18-40周岁,其中青年患者144例(288眼),77例(122眼)角膜散光≤1.00D(轻度散光)的患者纳入A1组,平均年龄(29.3±5.8)周岁,99例(166眼)角膜散光为1.00-4.00的患者纳入A2组,平均年龄(27.5±5.4)周岁,以及老年患者131例(166眼),年龄为50-88周岁,其中83例(101眼)角膜散光≤1.00D(轻度散光)的患者纳入B1组,平均年龄(71.3±8.5)周岁,56例(65眼)角膜散光为1.00-4.00D(中度散光)的患者纳入B2组,平均年龄(73.5±9.5)周岁,分别应用Pentacam HR系统对患者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及全角膜曲率进行检查,收集其参数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A1组的角膜前、后表面及全角膜曲率的K1(平坦轴曲率)、K2(陡峭轴曲率)、Km(平均角膜曲率)值分别为(42.90±1.13)D,(43.54±1.15)D,(43.22±1.13)D;(-6.15±0.20)D,(-6.43±0.22)D,(-6.30±0.20)D;(42.47±1.17)D,(43.04±1.21)D,(42.75±1.18)D;B1组的角膜前、后表面及全角膜曲率的K1、K2、Km值分别为(43.88±1.55)D,(44.41±1.54)D,(44.14±1.54)D;(-6.25±0.35)D,(-6.52±0.32)D,(-6.39±0.31)D;(43.57±1.66)D,(44.26±1.65)D,(43.91±1.64)D;A2组的角膜前、后表面及全角膜曲率的K1、K2、Km值分别为(42.62±1.29)D,(44.13±1.41)D,(43.37±1.32)D;(-6.13±0.19)D,(-6.53±0.22)D,(-6.33±1.97)D;(42.20±1.40)D,(43.65±1.53)D,(42.92±1.44)D;B2组的角膜前、后表面及全角膜曲率的K1、K2、Km值分别为(43.37±1.36)D,(44.90±1.34)D,(44.13±1.32)D;(-6.28±0.24)D,(-6.52±0.26)D,(-6.40±0.23)D;(43.20±1.47)D,(44.77±1.50)D,(43.98±1.43)D。在A1与B1组、以及A2组与B2组的比较中,角膜前表面及全角膜的K1、K2以及Km,以及角膜后表面K1、K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后表面K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前表面、全角膜K1、K2、Km和年龄呈正相关,角膜后表面K1、Km与年龄呈负相关。角膜散光未对结果造成差异。结论:除角膜后表面陡峭轴曲率无变化外,角膜前表面平坦轴、陡峭轴、平均角膜和全角膜平坦轴、陡峭轴、平均角膜曲率均随年龄增大而增大,角膜后表面平坦轴及平均角膜曲率随年龄增大而减小。角膜后表面陡峭轴不随年龄增大而改变。且角膜散光大小对角膜曲率随年龄的改变无影响。第二部分角膜后表面曲率对人工晶体测算的影响分析背景:目前临床上为白内障患者测量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主要应用Sim K(Simulated keratometry,角膜模拟散光值,仅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往往忽略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影响,在精准化治疗的今天,角膜后表面曲率有可能为人工晶体度数及相关参数作出校正,从而提高患者视力或视觉质量,在白内障的研究中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的: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研究角膜曲率参数,探讨角膜后表面曲率对人工晶体度数的校正意义。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131例166眼(右眼77眼,左眼89眼),年龄为50-88周岁,将散光度数≤1.00D(轻度散光)患者纳入A组,共81例(101眼)(右眼49眼,左眼52眼),其中男性29例(34眼),女性53例(67眼),平均年龄(71.3±8.5)周岁,将中度散光(散光度数为1.00-4.00D)的患者纳入B组,共56例(65眼)(右眼28眼,左眼37眼),其中男性19例(21眼),女性37例(44眼),平均年龄(73.5±9.5)周岁,收集其参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组的角膜前、全角膜曲率的K1、K2、Km值分别为(43.88±1.55)D,(44.41±1.54)D,(44.14±1.54)D;(43.57±1.66)D,(44.26±1.65)D,(43.91±1.64)D,应用Sim K所计算出的人工晶体度数为(18.51±5.98)D,应用TCRP所计算出的人工晶体度数为(18.86±5.83)D;B组的角膜前、全角膜曲率的K1、K2、Km值分别为(43.37±1.36)D,(44.90±1.34)D,(44.13±1.32)D,(43.20±1.47)D,(44.77±1.50)D,(43.98±1.43)D,应用Sim K所计算出的人工晶体度数为(19.40±5.89)D,应用TCRP所计算出的人工晶体度数为(19.53±5.67)D,在A与B组的比较中,A组角膜前表面及全角膜的平坦轴、陡峭轴及平均角膜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im K与TCRP计算出额人工晶体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角膜前表面及全角膜的平坦轴、陡峭轴曲率,以及应用Sim K与TCRP计算出的人工晶体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前表面与全角膜的平均角膜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内选取共97眼,应用Sim K和TCRP计算Toric人工晶体,有47眼(48.45%)晶体型号发生改变,有51眼(51.55%)晶体型号无改变。B组内选取共60眼,应用Sim K和TCRP计算Toric人工晶体,有29眼(48.33%)晶体型号发生改变,有31眼(51.67%)晶体型号无改变。两组人工晶体型号改变无统计学意义。A组共选取62眼,应用Sim K及TCRP计算的Toric IOL轴向为(44.47±26.58)°,(53.73±40.94)°;B组共选取60眼,应用Sim K及TCRP计算的Toric IOL轴向为(58.03±57.12)°,(61.87±58.22)°,两组的轴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中,轻度散光患者角膜前表面与全角膜曲率有差异,中度散光患者该两项无差异,证明角膜后表面随角膜散光增大而变小。无论角膜散光大小,对无矫正散光的普通人工晶体均无需应用全角膜参数进行人工晶体度数校正。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尽量使用全角膜散光对Toric IOL进行型号的校正,而放置的轴向则不需要矫正。
其他文献
美国农业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科技。美国农业研究局(ARS)是美国最大的政府科研机构,其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先进,代表着美国农业公共研究的发展路
通过雷击电视塔架的实例,对分开接地与共地接地方式的防雷效果进行理论分析,阐述两种不同接地方式在电视塔架遭受雷击时的不同防雷效果,以及正确的共地接地的做法,并提出了避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LCHTD)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行手术
去年9月,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搬迁,18套三室一厅可供组成18个“类家庭”。然而,9个多月过去了,只有3对夫妇入住套房,成为孤残儿童的“爱心爸妈”——$$ 三室一厅的套房里,家具电
报纸
近年来可视化飞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同时社交平台作为新时代的宠儿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将可视化技术融入到社交数据的分析中成为了当下的热点问题。传播和情感是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的两个属性,然而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体现在:传播路径中关键用户的主题相似度和互动性较低;未标注的文本不适用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的情感分析方法;微博可视化模型较为单一且可交互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归
本文试图从管晏本事入手,分析这些本事的史料来源,并重点分析司马迁对史料的取舍原则,以期了解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
当代作家阎真的官场小说《沧浪之水》塑造了一群以主人公池大为为代表的平凡而真实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现今官场小说的二元对立的人物结构模式。在小说中,作者揭示了一个正直清
随着光电子学、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光学对集成系统密度的要求逐渐提高。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波导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电磁场约束在金属与介质分界面处,在高速率数据传输
沥青质是重油中相对平均分子量最大、极性最强、缔合性最强和杂原子含量最高的组分,在重油的生产和加工利用中沥青质的自聚集沉积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等问题。根据沥青质的定义,
随着社会发展,机械化采样方式替代人工采样方式实现了更加快速、高效的采样。五自由度关节式煤炭采样车在工作空间中具有很好的避障、适应性强和多位姿等优点,在煤炭采样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