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合氧化铁对普通野生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g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的温室气体,水稻作为最主要的人为来源其产甲烷量达到了大气甲烷总量的9%。而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 Griff.)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栽培稻育种中宝贵的种质资源。其次对稻田施加水铁矿后形成的根表铁膜有利于减少甲烷的排放,所以利用水合氧化铁与野生稻,将为甲烷减排及缓解全球温室效应与粮食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提出新的解决思路。本文以普通野生稻为主要材料,通过铁胁迫筛选出所需野生稻居群,并以盆栽与小区两种种植方式,采用生物地球化学方法,如比重瓶法测根孔隙度、DCB(dithionite-citrate-bicarbonate)提取根表铁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铁浓度、密闭静态箱法测定甲烷排放、GC气相色谱仪测甲烷浓度、恒温静置厌氧培养测产甲烷潜力、菲洛嗪分光光度法测Fe(Ⅱ)与Fe(Ⅲ)等;以及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如PCR扩增、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研究水合氧化铁对野生稻田甲烷排放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海南省8个不同地区普通野生稻的生物学性状、根孔隙度、根系表面积及根表铁膜情况各不相同,其根系生物量差异非常大,大致分为两类:根系生物量较大在300 g~500 g之间的‘下路桥居群’(XLB)、‘凤楼村居群’(FLV)和‘明星村居群’(MXV),以及生物量较小在100 g~300 g之间的‘葫芦洋居群’(HLY)、‘红光村居群’(HGV)、‘和庆农场居群’(HQF)、‘云雁洋居群’(YYY)和‘美帮村居群’(MBV)。综合根表铁膜各指标可知HLY居群根表铁膜形成能力最强,其根表铁膜含量为22.25 mg Fe/g干根,单株根表铁膜数量为6.04 mg Fe/株,根表铁膜厚度为0.0196 mg Fe/cm2,标准根表铁膜为495.70mg Fe/cm;都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铁膜形成能力最弱的MBV居群,其四项铁膜指标分别为7.96 mg Fe/g干根、0.97 mg Fe/株、0.0070 mg Fe/cm2及68.12 mg Fe/cm。单株根表铁膜数量与每株植株的主根表面积、侧根表面积、总根表面积及总体积都有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所以若用根系表面积来反应铁膜的形成能力,指标单株根表铁膜数量最好;标准根表铁膜与每克干根的侧根表面积及每株植株的侧根表面积都有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所以若用侧根表面积反应铁膜的形成能力,指标标准根表铁膜较好。试验中还发现根表铁膜含量最高的两个居群HLY和HQF对应的根系生物量处在一个适中的位置,分别为271.67 g、205.00 g,其根表铁膜厚度与标准根表铁膜也较高;而根表铁膜含量最低的两个居群FLV、MBV的根系生物量分别为两个极端,466.33 g及121.33 g,其根表铁膜厚度与标准根表铁膜也较低,可以看出适中的根系生长可能更有利于铁膜的形成。(2)厚铁膜野生稻HLY居群与薄铁膜MBV居群的盆栽试验中,两个居群在施水合氧化铁后甲烷排放通量、土壤孔隙水甲烷浓度与Fe(Ⅱ)浓度都有所降低,HLY居群的甲烷减排效率为6.61%,小于薄铁膜MBV居群的16.24%,但HLY的甲烷排放通量、土壤孔隙水甲烷浓度与Fe(Ⅱ)浓度都要小于MBV。根表铁膜对产甲烷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居群的生长前期和MBV居群的生长后期:生长前期MBV居群的单株根表铁膜数量加铁组高于对照组从而抑制了甲烷产生,但HLY的铁膜数量对照组却高于加铁组,所以对照组因为铁膜的抑制作用其甲烷排放会小于加铁组;在MBV后期,生物量小的加铁组其孔隙水甲烷浓度反而大于对照组,因为加铁组的单株根表铁膜数量小于对照,抑制产甲烷作用不如对照组明显,所以产甲烷大于对照组。施加水合氧化铁后两个野生稻的根表铁膜含量、土壤Fe(Ⅱ)与Fe(Ⅲ)含量都有增加,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主要为Fe(Ⅲ),且两种铁在根际土中都要高于非根际土。施加水合氧化铁对土壤和稻根的厌氧培养产甲烷速率有抑制作用,其中稻根的产甲烷速率加铁组都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3)厚铁膜野生稻HLY居群与水稻BIY 26的小区试验中,水合氧化铁对水稻和野生稻的甲烷排放都没有减排效果,且野生稻甲烷排放通量大于水稻,但孔隙水甲烷浓度和Fe(Ⅱ)浓度小于水稻,施水合氧化铁后野生稻的孔隙水甲烷浓度和Fe(Ⅱ)浓度也有所降低。根表铁膜对产甲烷的抑制作用在水稻和野生稻中都很明显:在第50~51 d时,水稻根系生物量加铁组小于对照组,但由于加铁组单株根表铁膜数量小于对照组,对甲烷的产生抑制效果不如对照组而导致甲烷产生大于对照组;野生稻根系生物量加铁组大于对照,单株根表铁膜数量小于对照,所以产甲烷即孔隙水甲烷浓度大于对照组。在第89~90 d时,水稻对照组的根系生物量大于加铁组,但由于单株根表铁膜数量显著(P<0.05)大于加铁组而对产甲烷有很大抑制作用,所以产甲烷量小于加铁组;野生稻根系生物量加铁组大于对照组,但其单株根表铁膜数量大于对照组而使最后产甲烷小于对照组。野生稻的生物学性状要优于水稻,生物量约是水稻的2倍。施加水合氧化铁后水稻和野生稻的根表铁膜含量减少、土壤Fe(Ⅱ)与Fe(Ⅲ)含量增加,对土壤和稻根厌氧培养的产甲烷速率作用不一。(4)盆栽和小区试验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结论一致:土壤和稻根中的优势古菌为 Methanocellales 和 Methanosaetaceae,其次为 Methanobacteriaceae(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此菌群土壤中少于稻根,Methanosarcinaceae(乙酸型产甲烷古菌),此菌群稻根中少于土壤。无论非根际土、根际土还是稻根,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都要多于乙酸型产甲烷古菌,且在稻根中,氢营养型产甲烷古菌都是乙酸型产甲烷古菌的2倍。根际土的产甲烷菌和地杆菌数量都要多于非根际土。在盆栽试验前期和小区试验的两个取样时期,非根际土和根际土都因为互营生长关系表现出产甲烷菌数量高的处理对应的地杆菌数量也高。
其他文献
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 T.C.Huang ex Hu)是油茶优良品种之一,其茶籽油含有茶多酚等抗氧化活性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营养价值和口感极佳。为了获得油茶丰产品种、提高茶油的品质,需要利用以再生体系为基础的生物育种技术进行油茶树品种改良,因此油茶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油茶新生嫩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培养基、生长调节剂、光照等条件,对愈伤组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已成为华南地区海水养殖鱼类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原之一。充分利用微生物间拮抗作用实现生物防治是构建生态养殖模式的必由之路,其中拮抗菌培养基的优化和拮抗作用条件与机制的探明是拮抗菌在实践中应用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建立弧菌病原拮抗菌WCPW15015(属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和哈维氏弧菌GDH11385(病原弧菌)的生长曲线和基于O
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追求,无人驾驶成为汽车领域研究热点,而其中关键的一点,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提供车辆此时的位置信息以及姿态信息,根据得到的数据来进行自主导航决策。VSLAM(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的前端视觉里程计通过相机采集图像获得图像序列,利用相机成像模型与计算中的多视图几何学原理计算车辆的姿态信息,为无
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 Hack.)是雀稗属(Paspalum)的一种常见草坪草,在草坪建植绿化、荒地护坡与饲用价值等方面被广泛利用,但是目前并无学者对其离体培养和新品种培育进行相关研究。为满足草坪市场和高质量新品种的需求,本研究成功构建宽叶雀稗再生体系并初步获得耐盐新品种植株。本文首先分别进行野生型宽叶雀稗种子耐盐试萌发和植株耐盐生长试验,判断该草种耐盐性;其次以种子
在当今世界环保、节能、安全的大趋势下,轻量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发展趋势。高强铝合金综合力学性能优异且成本适中,其优越的吸能特性以及良好的抵抗变形能力,适用于车身结构件和内部加强板,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搅拌摩擦焊在铝、镁等轻质合金焊接中被广泛应用,并在汽车制造生产中逐渐得到应用。本文以2mm厚的6061-T6/7075-T6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变
浓香型白酒是通过将在由窖泥建成的窖池中的发酵物蒸馏而得到的蒸馏酒,而窖泥主要是为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过程提供一个稳定而又适宜的环境,这些窖泥中大量的微生物又是对酒的品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窖泥被认为是对酒的品质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作为窖泥中重要菌群之一的乳酸菌,是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微生物之一,但是如果乳酸菌的含量过量,就会导致酒的品质降低。而乳酸菌的作用、含量变化而引起窖泥品质变
芒果(Mangifera indica.L)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热带水果,它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高营养价值。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炭疽病是芒果最常见采后病害之一。由于使用化学杀菌剂带来的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消费者对于安全和天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研发绿色安全的保鲜技术是当下果蔬保鲜领域的发展趋势,而生物保鲜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利用拮抗菌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具有显著发展。三亚作为海南著名的旅游城市,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冬季温暖如春,吸引了大量前来过冬暂住的“候鸟人群”。在促进三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三亚的社会融合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将三亚社会融合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双方:“候鸟群体”与本地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首要分析三亚“候鸟群体”与本地居民的社会融合现状,根
随着经济的发展,灾害的频率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安徽省是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尤其是大别山区岳西县,由于地形切割强烈,山高坡陡,层状、片状岩石以及风化岩体发育,雨量充沛,因此,崩塌、滑坡以及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居民生命以及国家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何有效预报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地点水工环领域急需解决的挑战性问题。本论文以岳西县西北部主簿镇这一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为靶区,在系统收集相关参考文献和以往地质资
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淡水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常规的海水淡化技术虽发展较为成熟,但都存在着诸多缺点,因此开发新型海水淡化技术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超重力真空蒸发海水淡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低温低压低能耗海水淡化技术,超重力真空的形成是该技术实现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文基于超重力真空形成理论对超重力真空区域的形成方法及设备设计技术开展研究。设计了三种超重力真空蒸发室驱动模式,用于形成超重力真空区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