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绘画中的“形象”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r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多苓作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抒情油画家的代表,是国内公认的“诗意画家”之一。何多苓对艺术潮流的疏离,注定他将选择与别人不同的艺术道路。何多苓本身具有的诗性气质与他对诗歌的热爱,使他画面中的“形象”被赋予了多义性。画面中的“形象”成为他情绪输出的载体,是他建立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何多苓的作品兼具思想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他将绘画艺术与中国的现实紧密联系,作品中孤独的“形象”与荒凉的背景结合,彰显出诗歌意象。与其说这条路是漫长、崎岖的,笔者更愿意将其称为“诗意之路”。何多苓绘画作品中的“形象”具体几种类型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何多苓通过对翟永明诗歌、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和欧美小说的“误读”,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对诗歌和文学“视觉展示”、“视觉转换”和“视觉转译”的模式;其次,何多苓通过对怀斯图式、照片图片和中国古典绘画图像中不同视觉形象的借鉴,以再造形象的方式进行创作,形成第二种“形象”类型;第三,何多苓将诗歌与图像按照主次、先后方面和多层叠加的方式形成诗歌“意象”和绘画“形象”的构建方法,由此形成了三种“形象”建构的类型。何多苓作品中的“标志性形象”可以归纳为人物、动物和自然三类,具体指的是“女人”、“飞禽”、“荒原”、“地平线”和“墙与窗”形象。其中“女人”形象是对何多苓自身精神的写照;“飞禽”形象是何多苓对自由、神秘感的追随;“荒原”形象则是作为何多苓心灵返乡、精神回归的重要途径;“地平线”形象是何多苓最终的诗意栖息地;“墙与窗”形象成为何多苓与观者在心灵与精神间“零距离”交流的窗口。何多苓绘画中的“形象”意义表现如下。其一,何多苓以一种凄美诗意来表达对岁月流逝、内心孤寂情愫的伤感的升华;其二,何多苓通过对古朴、凝重与神秘、怪诞的“形象”的塑造,流露出对生命的感叹;其三,何多苓作品中的“形象”是对过去自然环境的怀念、对未来自然的期盼,透露出工业文明给自然带来的破坏,使其成为自然的“洞察者”,渴望能够通过绘画带来时代的转机。以上三个方面就是对何多苓绘画中“形象”的意义表征。
其他文献
<正>(12月16日消息)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对攀钢牵头负责的"红格南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攀西钒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两个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两项目核心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两个项目的研发汇聚了攀钢和重庆大学等11家科研院、所、校、企的技术力量,项目团队历时10余年,突破了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攀西钛资源熔盐氯化、攀西钒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等一系
期刊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定义越来越严格,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中职学校要想承担起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在课堂中不仅要重视传授知识,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达此目标,课堂中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位
<正>在21世纪的现在,由于各种压力的影响以及不规则的饮食生活所致的慢性疾病不断增多。遗憾的是,现代的日本对慢性疾病只是以对症疗法为主流。目前的状况是,多数患者只能依赖那些提倡对症疗法的医师以及他们所开的药物。由药物引起的继发性疾病几乎没有引起多数患者的注意,因此这种情况越来越多见。而对于这种疗法所产生的继发性疾病又采用对症疗法来治疗,的确是一种恶性循环的现象。这是否应归咎于因过度追求方便的现代社
会议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 RLLC)作为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新业务类别之一,将在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u RLLC广泛存在于多种行业中,特别是有严格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要求的应用,例如触
学位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教育改革创新也在不断地深入,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中职《法理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宗旨强调反映法理学学科本质,培育学生法律意识核心素养,树立正确合理的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并积极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推动学校教学多样化。近年来,问题导向式教学作为国内外教育界都在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
学位
“美术”,被形象地称之为“形与色的艺术”。古往今来,色彩要素一直都是不同时期艺术家们在创作时“苦心经营”的重点,并且成就斐然,各具特点。当今,工笔花鸟画坛涌现出了一批热衷于使用灰色调的优秀画家,使灰系色彩慢慢走进大众的视野。本论文以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灰色调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灰色调的形成语境,其主要受到传统绘画、外来艺术及当下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第二章结合当
学位
在2021年教育部教师厅发布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课程教学活动的部分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2020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中提出的教学要求部分,都对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拥有进行情境创设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基于对教师职业能力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的要求,研究者认为基于建构主义发展的抛锚式教学能够在中职法律事务类课程的教学中
学位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Francisco Jose de Goya Lucientes,1746年-1828年,以下简称戈雅)是“黑色”浪漫主义绘画的伟大先驱。他的“黑色”浪漫主义绘画汇集了其一生所积累的创作经验,绘画形式语言特色鲜明,精神内涵更为深沉。戈雅的绘画作品中处处弥漫着浓厚的“黑色”氛围,充斥着大量恐怖、暴力、杀戮和邪恶等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对想象力的推崇、对社会黑暗
学位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大国,我国需要理论研究型、实践操作型等非单一化的法学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法律事务专业,其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法治社会的构建贡献价值。笔者通过实习以及调查发现,中职学校法律事务专业有关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尤其是一些核心主干课程,如《刑法学原理与实务》(以下简称《刑法学》)的教学环节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优化中职
学位
山水画构图既可称为章法布局,又可称为经营位置。在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共同的影响下,传统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构图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山水画家总结前人绘画把山水画构图形式大体概括为“S”形构图、“C”形构图、边角式构图、三段式构图等等,这些构图都从不同方向充分地体现出中国山水画的美。其中“S”形构图是较为常见的构图形式。“S”形构图简而言之就是指绘画作品中各种物象的排列走向像字母S的一种构图形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