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后路病椎间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疗效分析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dsf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椎间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及其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单节段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62例,根据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纯后路病椎间手术组(试验组A组)和前后路联合病椎间手术组(对照组B组)。62例患者资料完整,其中A组28例,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46.4±16.3(21~71岁);B组34例,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42.8±20.12(18~68岁)。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神经功能改善情况、VAS评分、病变椎体Cobb角、植骨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6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22个月)。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过程中疼痛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明显恢复。两组术后6月ESR、CRP均降至正常范围,组内术前与术后6月、末次随访的ESR、CRP比较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前、术后6月、末次随访的ESR、CRP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矫正率、角度丢失组间比较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植骨愈合率分别为81.58%、84.21%,术后1年的植骨愈合率分别为94.73%和97.37%,两组患者植骨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分别为7.14%、25.71%,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后路病椎间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疗效满意和并发症少。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方对胆道术后脂餐饮食下患者血清中的胆汁酸(甘氨胆酸G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牛磺胆酸T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汽车操纵逆动力学研究方法,用于识别不同汽车跟踪同一期望路径的方向盘转角输入。以驾驶员对汽车施加的方向盘转角输入为控制变量,以精确跟踪期望
目的:尽管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在近些年有较大的进展,但其死亡率仍较高。甚至一些被认为预后良好的Luminal型乳腺癌病人进展也很快。这说明目前乳腺癌的分类标准可能
目的:探讨Link Ribbed生物解剖型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和短期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决策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
目的:讨论加长PFNA(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螺钉)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山东省中医院骨科2013-2015年收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病例中应用加长PFNA
围术期意外低体温是麻醉期间常见并发症,可对患者安全与预后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导致心血管意外风险上升,切口感染率增加,术后苏醒延迟,寒战发生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
目的:检测皮质脊髓束损伤头侧和尾侧microRNA及其靶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microRNA在皮质脊髓束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为脊髓再生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
应当将效率确立为行政程序法的价值理念,而不是将其作为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因为效率并不完全符合法律原则的属性。一方面,效率不具有法律原则所必须具备的客观性和可操作
针药配合治疗脾虚湿热型痤疮临床观察(350003)福建中医学院针推系方小玲(350004)福建省人民医院姚志芳“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是青春期较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炎症。它多发生在
目的比较不同诱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后骨小梁形态学与正常股骨头骨小梁的区别。方法收集激素性和特发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股骨头标本各6例(FicatⅡ期),以及股骨颈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