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磷化物半导体及其与金属界面的电子结构调控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从发展多功能的高性能器件对半导体材料性能多样性需求,以及半导体材料与金属电极接触势垒对器件性能限制的瓶颈出发,选择具有高电子迁移率的单层三磷化钙和单层三磷化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取代和空位掺杂以及引进缓冲层等对三磷化钙的电子结构、磁学和光学性质,对三磷化铟与镍接触界面电子结构和接触特性的影响。为多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1. 通过取代和空位掺杂调控单层三磷化钙(m-CaP3)的电子、磁学和光学等性质。该工作主要有三个部分:(1)对m-CaP3的2×2超胞的两类P原子和Ca进行取代掺杂或引进空位,计算各体系总能量、形成能和电荷转移,获得每种掺杂体系最稳定的晶胞结构,研究掺杂元素种类(B、C、N、O和F)对m-CaP3的带隙和自旋极化特性的影响。(2)进一步在m-CaP3的1×1、3×3和4×4超胞中引进上述缺陷,分析缺陷浓度对各掺杂体系电子结构,特别是对带隙和自旋极化特性的影响。(3)研究缺陷浓度对m-CaP3的光吸收系数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改变m-CaP3的掺杂元素和掺杂浓度,可以实现在不同能量范围内调控其带隙,同时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保持其良好的光吸收特性。2. 缓冲层协同调控单层三磷化铟(m-In P3)与金属镍(Ni)的异质结构的界面接触特性。该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研究m-In P3与G、m-BN和Ni形成的异质结构的平衡层间距和接触界面的电子特性,分析接触特性与肖特基-莫特规则相违背的原因。(2)通过在电极的接触界面处引进石墨烯或m-BN缓冲层,研究缓冲层对接触界面处的费米钉扎和界面的能带对齐的影响,并进行分析。(3)在有缓冲层的条件下,研究界面处m-In P3的空位缺陷对接触界面的电子特性的影响。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在m-In P3@G和m-In P3@Ni异质界面处引进m-In P3的空位缺陷和石墨烯或m-BN缓冲层,能够有效的消除界面处的费米钉扎并调节界面的能带对齐,实现了接触特性从肖特基接触向欧姆接触的转变。本文工作为二维金属磷化物在未来的电子、光电子和能量转换器件应用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不同的多元芳香羧酸配体与过渡/稀土金属中心,综合考虑能够影响配位聚合物的组成、几何构型及其功能性的主要因素,如反应温度、溶剂效应、反应体系的pH值、物料摩尔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备受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出支持和鼓励农民多渠道
引文在科研文献中普遍存在,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该成果的重视和兴趣,另一方面也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融入或类比了
文章以目前新興的漢字職用學理論為指導,對《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四]·妄稽》進行字詞關係以及與之相關的研究,如文獻改字、文本斷代等。文章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回顧漢字職用學理論在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並介紹漢字職用學各個方面在近幾年的成果,之後介紹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包括《妄稽》篇)研究的進展和取得的成果,並簡單介紹研究方法與意義等。第二部分:結合《妄稽》篇出版以來的研究成果,對《妄稽》篇的文本進行討論
红山嘴地区有较好的勘探潜力,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这影响了红山嘴地区石炭系的勘探步伐。本次研究通过对岩心的精细观察及描述和样品的系统采集,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一直是X射线成像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主要包括晶体干涉仪成像,同轴相位衬度成像,衍射增强成像和光栅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如何通过调整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是山东省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本文以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
目的:运用三维成像技术获取人体头面部三维图像,测量人体头面部特征指标,探讨五行体质与面部特征的相关性,为五行体质的辨识提供客观参数,也为临床望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方
近年来,科技快速地发展使信息量出现爆炸式增长,导致用户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出现“信息过载”的问题。推荐系统作为信息过滤的常用方法,是解决“信息过载”的一种有效方式。推荐系统的核心是推荐算法,它决定推荐系统的性能。协同过滤技术作为一种推荐算法现已应用于推荐系统中。但这类算法的有效性有限,只能学到用户和项目的浅层次特征,而无法学到深层次的特征表示,因此制约推荐算法的性能。此外,数据量太大会出现数据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强,网络信息资源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影响巨大。但是,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中的信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对其安全性疏于管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