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防腐蚀性能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属材料的使用越发广泛,然而,由于金属材料的腐蚀,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腐蚀发生。自从报道纳米二氧化钛能够在紫外光照射下对金属产生光生阴极保护以来,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化对金属的防腐蚀保护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方法因为半导体材料光电转换的永久性,理论上具有长期的防腐功效,环保和节能等优势,故在金属的腐蚀保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通过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再以苯胺、二氧化钛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制备不同配比的二氧化钛/聚苯胺和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UV-Vis DRS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晶型和光吸收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钛通过表面化学反应与氧化石墨烯和聚苯胺相互作用;在掺杂氧化石墨烯和聚苯胺后,所制备的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聚苯胺和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中并未出现新的特征峰和晶体结构,加入氧化石墨烯和聚苯胺对二氧化钛的结晶行为没有影响;且与纯二氧化钛相比,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吸收强度有明显的提升,且吸收边缘发生红移。以合成的纳米复合粒子作为填料,环氧树脂为成膜基体,N-甲基吡咯烷酮和正丁醇作为溶剂,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一系列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二氧化钛/聚苯胺/环氧树脂和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环氧树脂双功能原位复合涂层。在可见光下进行光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势光电效应测试,以评估复合涂层的光电化学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二氧化钛/聚苯胺/环氧树脂和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层都具有光电响应,且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环氧树脂-5复合涂层的光电响应最明显,光电流密度为0.061A/cm2,开路电压降至-851m V,同时二氧化钛/聚苯胺/环氧树脂和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具有一定的光生电子储存效应,能够为暗态条件下的Q235碳钢持续提供电子,达到对Q235碳钢暗态下长时间提供光生阴极保护的效果。在光照和暗态条件下进行了电化学阻抗和极化曲线测试,以评估复合涂层对金属腐蚀保护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有无光照复合涂层都能对碳钢提供良好的防腐蚀保护,且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环氧树脂-5复合涂层暗态下防腐效率最高,达到了98.32%,自腐蚀电压最大,为-0.002V,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为6.065×10-7,具有最优异的耐蚀性,光照下自腐蚀电压负移至-1.036V,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至2.214×10-4A/cm2,说明光照下涂层对Q235碳钢提供较好的光生阴极保护。由此表明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二氧化钛/聚苯胺/环氧树脂和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可以对Q235碳钢基体提供良好的涂层屏蔽保护和半导体光生阴极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具有一定外形、尺寸和内部空腔的离散金属-有机笼因其在分子识别、离子交换、气体吸附、催化、药物传递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金属有机笼的自组装过程由于受到许多因素例如温度、p H、光、阴离子、溶剂的影响,可能导致不同的动力学、热力学或模板诱导产物。这些不同结构的产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而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溶剂作为大多数笼子存在的场所,对笼子的结构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因
二氧化铈(Ce O2)因带隙较宽、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较快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氧空位对Ce O2光催化性能有着重要作用。而形貌调控、稀土掺杂和氢还原产生的氧空位对Ce O2能带结构、光生载流子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还需深入研究。本论文制备了多面体、立方体和棒状纳米Ce O2,调控了棒状纳米Ce O2长度,并以一定量的镧、钇和钐进行掺杂;采用H2-TPR研究了各形貌、尺寸及钇掺杂样品的还原性能,并
瓜环(Q[n]s或CB[n]s)是近二十年来在超分子化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大环主体,其疏水性的空腔,极性羰基氧端口以及空腔的大小都使其在主客体化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Q[7]与Q[8]由于空腔大小不同而在主客体化学中表现出丰富的主客体作用模式。但是,以三联吡啶为母体的自组装及与瓜环主客体化学研究还不多见。本论文在参考文献报道以及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三联吡啶类荧光分子,并对其与Q[
压电陶瓷材料灵敏度高,有着较高的压电性能,被广泛的应用在能量收集、智能发电等高技术领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智能材料之一。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中温度常常变化明显,如当卫星、宇宙飞船在距地面300-500公里轨道运行时,环境温度变化从-150℃-300℃,压电陶瓷材料的结构与压电性能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因此研究热-机-电耦合效应具有理论和工程意义。随着当今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环境影响、资源短缺,我们急需要
瓜环又名葫芦脲,是目前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化学式为Q[n],但是由于特殊的性质阻碍对其进行功能性改造,导致研究迟迟没有突破。自上世纪日本对瓜环的烷基进行取代后,得到了具有可控功能性的瓜环,自此为瓜环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其中功能性最为可控最好的为通过甲基苷脲二醚和普通苷脲合成分离出具有水溶性和有机溶性的甲基瓜环,这不仅拓宽了超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前景,也在配位化学、主客体化
碳点(CDs)是一种尺寸小于10 nm的碳基纳米材料。在2004年CDs首次被报道,CDs不仅表现出优良的光学性质,如光致电子转移、光致发光和电化学发光,而且还表现出一些比基于重金属的半导体量子点更多的优点,如化学惰性、高稳定性、可调的荧光发射以及易功能化等。由于其独特的性质,使其在传感、催化、储能器件、生物医学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通过调控前驱物,用一锅水热或溶剂热法合成功能化掺杂CDs,
现如今,随着恶性肿瘤的日益频发,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为此,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刻不容缓。基于当下严峻的背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必然成为人类需要攻克的焦点课题。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尚未达到高效低毒的要求,需要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天然产物在探究生物活性化合物领域有着突出的地位,因其核心骨架各异,种类数量庞大,为新药设计和研发奠定了先导药物基础。其分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新药的发现和新的合
Ni2MnX(X=sp元素)Heusler合金是一类新型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多种优异磁控功能性能,在磁驱动器件及磁制冷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研究发现,sp元素对Ni2Mn基合金磁性能、结构相变及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揭示sp元素影响该类合金磁-结构转变、电子结构和弹性模量的规律及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此外,最新研究发现Ti元素掺杂可显著改善该类合金力学及磁控多功能性能,但是其物理
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车身中使用高强钢既可以提高车辆安全系数,又能降低碳排放,符合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要求。激光焊接具有热影响区窄、热效率高、焊接变形小、焊缝质量高等优点,逐渐成为汽车用高强钢连接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制备出高强度TRIP钢、TWIP钢,利用IPGYLS-6000光纤激光器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激光焊接,研究了热输入
压电陶瓷可实现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被广泛应用于军工和民用产品中,例如传感器、换能器、超声马达等。铅基压电陶瓷由于其热稳定性和优异的压电性能,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压电陶瓷体系。但由于铅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一些组织和国家已陆续开始禁止或限制铅的使用,因此用无铅压电陶瓷取代铅基陶瓷成为目前压电陶瓷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铌酸钾钠(KNN)无铅压电陶瓷具有高的居里温度及可调控性的优异性能,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