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0年间长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多重服务的时空变异规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p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提供了多种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但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与复杂性,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水平与其时空变化规律是开展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基础,但目前对此仍有待深入研究。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地理区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突出,且区域内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异显著,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影响的复杂性与变异性仍不明确,制约着流域尺度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决策。本研究旨在通过长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关键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揭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时空变异性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素,为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的气象数据、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土壤数据、社会人口经济数据,利用In VEST模型和CASA模型对长江流域森林涵养水源、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以及土壤保持3项服务进行评估,研究了其空间分布及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驱动因素,揭示多重服务关系特征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8年间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构成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明显。空间上,长江流域土地利用/覆盖主要类型为林地和耕地。生态工程实施背景下,林地呈上升趋势,其中,有林地增长率最大,灌木林次之;而农田、草地和未利用地呈下降趋势。耕地向林地转变明显,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中部区域;另外,西南部区域未利用地向各林地类型转变明显。(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多年均值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水源涵养主要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趋势,而NPP和土壤保持则呈现东北部和西北部区域低、中部区域高的分布特征;在林地类型来看,均在有林地呈现服务量最高值。从多年序列变化来看,3项生态系统服务在总流域上均呈现上升趋势,在子流域尺度上,NPP和土壤保持在太湖流域呈现下降趋势。(3)3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东部和中南部区域,占总流域面积73.14%,无明显变化趋势;冷点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西北部和四川省东部,占总区域面积26.86%。就生态系统服务对的权衡与协同关系来看,水源涵养与NPP整体上呈现协同关系;土壤保持和NPP在空间上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在长江流域东南部区域呈现强权衡作用,中北部及西部区域呈现协同作用。(4)各生态系统服务主导驱动因素差异较大。水源涵养主要驱动因素为降水,与降水、气温均显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太阳辐射、坡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NPP与气温、降水、潜在蒸散发、均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小。土壤保持与海拔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在子流域区域上,部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人口经济因子呈现负相关关系,尤其在太湖流域,3项生态系统服务与人口密度、夜间灯光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5)本研究全面系统的对长江流域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不仅量化了3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演变规律和年际变化趋势,而且可以为长江流域森林工程未来的实施与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已经衍生出了多种采煤工艺,主要可以分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如何选择合适的采煤工艺是煤矿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需要分析主流采煤工艺的适用条件。重点分析了一些常见采煤工艺的适用条件,可以为采煤工艺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开发安全可靠的储能设备对于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不稳定性等问题,实现能源的持续性输出具有重要意义。锂离子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然而,锂资源储量有限、分布不均匀且成本较高,难以满足未来的应用需求。钠离子电池再次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钠离子电池的储能机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钠与锂位于同一主族,除物理化学性质与锂相似之外,在储量和成本上同样具有较大
期刊
目的 观察四子散蜡疗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痉挛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入住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康复医院恢复期的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41例患者随机分为四子散蜡疗组、蜡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四子散蜡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手三阴经筋循行部位进行四子散蜡疗;蜡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手三阴经筋循行部位进行蜡疗
目的 编制弱视儿童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及预调查构建初始版量表。便利选取2021年4月—7月于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222例弱视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 弱视儿童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包含视力、立体视、斜视、心理和社会交往5个维度,共24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
本文简要阐述了煤矿采煤技术的发展,以及采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希望对我们煤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各个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进程逐步推进,企业以提高生产力竞争力为目的,针对行业技术进行创新和升级,我国的煤矿事业发展同样也是如此。在煤炭资源需求量逐渐提高的社会背景下,煤炭企业需要在开采技术、开采设备的应用方面进行创新升级,满足煤炭开采需求,引进自动化技术,提高煤炭开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分析了煤矿采煤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煤矿采煤技术发展的原则,提出了煤矿采煤自动化技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当下陶瓷绘画发展现状的研究,目前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当代陶瓷绘画作品中体现的优秀中国美学思想有待加强。笔者结合中国意境美学,通过对意境审美的相关理论概述以及对陶瓷绘画意境审美的表现方式的总结,以寻求当代意境审美与陶瓷绘画之间的关联性与学术价值。本文将从中国传统美学出发,以意境审美为主导,以现代的艺术理念结合古老的陶瓷材料,试图在意境美学
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来探求,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演变,成就了自我的升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是“绵延”这一哲学观念的完美诠释,包含着时间的积累、递变,也重视时间的流逝,它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未定型的存在。时间像滔滔不息的河流贯穿着过去、现在与未来。艺术家们将时间与空间作为游戏的道具,以生成、持续、静止、挪用、重复、重置等方式,力图从历史、现在与未来中把握其整体性与多样性,以多样的方式诠
近些年,短视频呈现爆发式增长,逐渐成为大型体育赛事传播的重要工具。文章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央视新闻快手号中抽取了185条冬奥短视频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双路径理论”建构了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以“中心线索”和“边缘线索”为自变量,以点赞量、评论量、收藏量为因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影响央视冬奥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因素,并从内容、标题、时长、视听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