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是涉及民生的头等大事,易引发社会风险,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案件频发,导致了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在现行的食品安全规制体制下,地方政府成为食品安全规制的主体,而地方政府的行为又受制于所掌握的财政资源和所处的制度环境。当前我国财政体制处于不断调整中,分权趋势不断加大,如何合理分权和配置财政资源,并据此促进政府食品安全规制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明晰财政分权下的政府食品安全规制问题,有利于财政分权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政府食品安全规制状况的改善,有助于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本文以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食品安全规制为研究对象,利用公共经济学、规制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财政分权如何影响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规制状况进行了一个基础性研究。首先,本文从当前分权化特征的不断显现的现实情况出发,阐述了在财政分权背景下研究政府食品安全规制的意义。其次,本文梳理了财政分权与食品安全规制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了中国财政分权与食品安全规制的历史演进,并初步厘清了财政分权与社会性公共物品供给的逻辑关系,进而对财政分权影响食品安全规制状况的机制进行了一个简单分析。再次,为了对理论分析进行一个实证检验,本文在选取了相关指标,以及构造了实证分析部分所用的面板数据模型后,使用2007~2014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时间和地区等多维度研究了财政分权对政府食品安全规制状况的影响,并通过负二项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预算规模约束和政府竞争对此带来的反馈作用,以及考察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财政分权的加深恶化了政府食品安全规制状况,预算规模约束和政府竞争也产生了一定的反馈作用。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影响,本文据此提出合理匹配事权与财权,增加政府食品安全规制支出,制定针对性区域政策和合理引导政府竞争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