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事关我国的金融安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打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攻坚战是确保我国金融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性措施。其中,形成健全的公司治理则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
本文首先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对公司治理的范畴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以期认识其理论脉络和本质,为以下章节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其次,讨论了公司治理的制衡结构和基础设施。阐述了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和制衡机制,论述了公司治理的外部制衡结构即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与产品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制衡机制,分析了政府监管机构、监管法律和中介机构等市场基础设施对公司治理效果的影响和作用。再次,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各自不同的特点中概括出了三大治理模式,并对这三种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复次,在研究公司治理相关理论、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联系我国的具体实际,回顾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与问题,并进一步深入探讨国有商业银行存在问题的成因。更次,对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外部环境包括文化环境、制度环境、金融市场环境以及银企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详尽研究。
最后,着重探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战略选择。分别从改革的目标、条件以及模式、制度、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当前状况与我国的文化和制度背景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对发达国家的先进公司治理模式直接进行移植并不可取,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要注重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环境的研究。同时,对在当前指导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三步走”(公司制——股份制——上市)的理论应该进行反思,指出了这种改革路径的战略缺陷,并提出了如何进行修复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