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理论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ar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咔唑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和活跃的有机物之一,分子中含有氮原子,拥有较大的共扼体系和较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能力。本文以咔唑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多种咔唑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他们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合成了2-氨基-3-(E)-(N-对苯甲基咔唑基-亚甲基氨基)马来腈(S1)等四种咔唑席夫碱衍生物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FT-IR、FT-Raman、UV-Vis、1HNMR、MS等对其进行表征。S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ī。分子内N-苯甲基平面与咔唑基平面的二面角为59.7(3)°,咔唑基与二氨基马来腈基的二面角仅为5.1(3)°。分子内氨基氢与亚胺键上氮原子形成内氢键。S1、S2、S3、S4电子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396、396、325、350nm。这是由于不同的基团对母体电子流动性的影响不同,导致了他们的电子吸收光谱不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表明,B-DFT计算的结构数据与实验值较吻合,误差小于3%。利用TD-DFT计算了气相中的电子吸收光谱与实验值一致。2.对(E)-3-(8-羟基喹啉基-2-基)乙烯基-N-对苯甲基咔唑(L1)的合成、晶体结构、荧光性质等进行研究。L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分子中咔唑环和喹啉环二面角仅为2.070(43)°。分子中羟基氢与喹啉氮原子形成内氢键。分子与分子间以“V”和倒“V”型结构单元交错重叠,形成巨大网络空间堆积结构。L1电子最大吸收波长位于358nm (DMF溶剂中),最大发射波长位于464nm (DMF溶剂中)。L1电子吸收光谱及发射光谱对溶剂的极性较敏感。在丙酮和甲醇溶液中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473、475nm,在乙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乙醇溶液中,L1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402、387、391、387nm处。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L1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影响表明,Cd2+的影响最大,这是由于Cd2+与L1形成1:2型的配合物。理论计算表明CAM-B3LYP理论水平计算的光谱数据与实验值吻合。3.3-(1H-咪唑[9,10-d]菲醌-2-基)-N-对苯甲基咔唑(C1)等含咪唑环的咔唑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表明,C1、C2、C3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398、375、372nm。理论研究发现,C1、C2中除N-苯甲基外,其它原子基本处于同一平面,C3分子中二个苯基间夹角为30°。由于取代基不同,分子内电荷流动性不同,造成吸收光谱有所差异,化合物的反应性能也不同。4.合成了系列3-(4,5-二氰基-1H-咪唑-2-基)-N-对苯甲基咔唑(Sa)等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仪、FT-IR、UV-Vis等进行了表征。发现了一种高效率的催化剂,可以催化二氨基马来腈席夫碱关环生成含咪唑基的衍生物。与许多文献报道的催化剂相比,效率高、用量少、条件简单。
其他文献
古地磁测年表明,甘肃董湾晚新近纪剖面代表了7.3~3.5 Ma间的连续风成古土壤堆积。在74.8 m厚的剖面上,发现了小哺乳动物化石层位40个,共产出小哺乳动物39种。根据小哺乳动物组
针对双色牙刷柄头部材料单一、主体部分嵌有装饰性软材料的特点,确定采用转轴式双色注塑机成型,由此设计了一出八、十六腔的转轴式热流道双色注塑模,详细阐述了该转轴式双色
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判断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加强现代教学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评价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多种评价方法,这
<正>继承和发展是传统艺术的共同命题.在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中,张同禄始终遵循继承与发展的艺术原则,将传统景泰蓝艺术与各种美术技法及姐妹艺术之精华融会贯通,许多作品都以
在东北工业重镇沈阳,有这样一家身世颇为传奇的企业。它的前身是日满钢材工业株式会社本工厂,主要生产矿山机械。日本投降后,厂内几乎所有设备都被前苏联拉往西伯利亚。到沈
保障性试验是装备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装备综合保障目标重要而有效的决策手段。通过对保障性指标要求的分析和设计定型阶段保障性试验开展情况的总结,初步分析了目前保
目的 利用微孔板检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中糖醛酸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 以微孔板为反应容器,对常规硫酸-咔唑法的咔唑质量浓度和加热时间进行优化;并对建
李世珍为当代著名针灸学家,既有家学渊源,又勤于探讨和实践,在针灸理论与临床方面独有造诣,为当代在海内外最有影响的针灸名家之一,其对针药汇通理论的阐发、对腧穴功能的考辨、独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肿瘤相关物质(TSGF)、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互补诊断价值及疗效观察的价值.方法:收集PHC患者100例(PHC组)、良性肝病患者100例
根据GenBank中的气肿疽梭菌16SrRNA基因序列(登录号EU106373),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适合气肿疽梭菌快速检测的套式PCR方法。对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