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群际公正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r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正义是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深入发展、继环境伦理后出现的又一环境思想。在环境保护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中,以由于环境保护中权利和义务不对称引起的“环境不公”问题最引人瞩目。由于社会分层出现的贫富群体在环境问题上处于不同的地位。贫困群体成为了主要的受害者,而破坏环境的富裕群体却可以逃避责任,由此形成了贫富群体之间的环境不公。环境群际不公主要表现在环境利益与环境责任的分配不均、利益与价值诉求方式的悬殊。由于种种原因,贫困群体无奈地为他人守护着环境资源,沦为环境资源的稀客、环境利益的守望者,并且承受着环境污染带来的伤害,而富裕群体却低成本地享用着环境资源、获取大量的环境利益,把环境污染转嫁到贫困群体头上。环境群际不公的实质就是贫富群体在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不对称。贫困群体履行了大量的环境义务,却难以享受到对称的环境权利。与此相反,富裕群体享受了大量的环境权利,却没有履行足额的环境义务。贫富群体之间的环境不公也是社会不公在环境上的反映。造成贫富群体之间的环境不公的原因,既有市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更有社会因素。经济理性与环境人权的矛盾;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公共性、外部性以及享用的独特性;社会制度不公及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其主要原因。环境群际不公看似仅仅是环境领域的问题,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与传统规范伦理学的三种形态即道义论、功利论与德性论联系在一起。环境群际不公,一定程度上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在环境事务中,过分地强调结果,但忽视了环境利益的公正分配,导致贫困群体的环境权利受到侵犯。同时,环境群际不公有着明显的道义缺失,也受到德性论的质疑。环境公正追求一种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在环境上的平等权利。环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须的,不可代替的。要实现环境群际公正,就必须保障公民环境权的实现,让全体人共享发展成果,在分配环境利益时实现公正;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对出现的环境不公进行规范,以达到规范公正;明晰环境资源产权、制定合理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在环境资源交换中实现回报公正。
其他文献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纽约客》反映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一群旅美华人的命运, 这些在二战后从中国到美国去的“纽约客”经受着中西文化冲突之下的种种迷惘、失落、痛苦、挣扎、幻
身份认证技术是网络安全的基础和核心。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是当前网络安全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现有的各种身份认证技术的原理和现状,针对现有身份认证系统的不足之
机动车的出现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然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随着机动车的发展,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更加频繁。为了更好地整治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构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研究耕地资源的变化态势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研究表明,大众消费者每时每刻都在接受者商业广告的心理催眠,可见销售心理学的运用已经相当广泛。本文就几种心理学销售的方式进行说明,希望对企业销售起到促进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电产品都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纷纷攀上“手机”这个远房亲戚,小到一个墙上的插头,大到冰箱、空调,都能在手机上监测它们的状态。而最早引领这股风潮的,是
股权是典型的财产性权利,具有流动性和转让性。股东因出资而享有股东身份、获得股东权益。股权转让是股东经济利益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行使股权最为普遍的方式。但是,日益
<正>日本数字好莱坞大学培养了很多数字创意者和企业家,并和上海音乐学院数学媒体学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从中国教育部批准我们合作办学以来,这7年间,我们提供了很多数字
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本文阐明了高发射率远红外涂料作用的机理,同时还研究了“JS-1号”远红外涂料,用它涂覆在国产硬质95号玻璃上制成的加热器,其节能效果超过乳白石英加热器,并且成本可大幅度降低。本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