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藻土是以二氧化硅为主体成分的天然多孔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比表面积高等一系列优点。目前我国优质丰富的硅藻土资源大部分用于烧制保温隔热材料和制备低档助滤剂,资源利用附加值较低。开发硅藻土在生态环境处理方面的应用不仅能够拓宽硅藻土的应用领域,对于修复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详细分析了不同产区的硅藻土形貌特点,根据所应用领域选取比表面积较高的作为基本原料,重点研究以硅藻土为资源开发用于生态环境的功能材料。通过与化学法制备的Fe304纳米粒子复合制备了可用于去除水中六价Cr离子的多孔复合材料。通过添加不同造孔剂研究了硅藻土基多孔陶瓷的烧结工艺,结合多种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手段,讨论了制备工艺参数对制成品比表面积、孔结构与形貌、密度和吸放湿性能的影响。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由于矿化物种不同,不同产区的硅藻土形貌大为不同,相应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也有较大差异。其中圆筒形硅藻土含量越多比表面积越大;2.利用简单的化学共沉淀法可以方便地在多孔结构硅藻土的孔道内生长Fe304纳米粒子,改变硅藻土的添加量可以调节Fe304的负载量。制备的复合材料表现对六价Cr离子强烈的吸附效果;3.提出了一种硅藻土基多孔陶瓷材料的烧结工艺。随烧结温度由700℃提高到1000℃时,硅藻土基多孔陶瓷的比表面积下降导致吸放湿容量降低。采用添加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烧结制品的吸放湿性能;4.多周期循环吸放湿测试结果表明本论文所制备多孔陶瓷可以用于连续吸湿放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