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啦啦操运动的快速普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已经十分普遍,但啦啦操项目作为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进入我国普通高校的时间较短,课堂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啦啦操教学中突出的动作规范性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啦啦操教学进行研究,对强化舞蹈基础训练在啦啦操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现有的啦啦操教学大纲指导下,根据啦啦操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该项运动的规律和特点,文章将舞蹈基础训练与啦啦操教学相联系。在强调舞蹈基础训练在啦啦操教学中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将舞蹈基础训练的内容在啦啦操教学中进行强化,研究强化舞蹈基础训练能否对啦啦操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在具体的教学效果测评、学生对啦啦操的态度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逻辑论证与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收集参与课程的学生的考核成绩,观察学生上课前后的表现、课堂中的参与情况以及课后的态度,其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啦啦操课程中进行强化舞蹈基础训练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使教学氛围更加愉悦,提高了学生对啦啦操课程的满意程度,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2)强化舞蹈基础训练的教学实验活动对学生学习和掌握啦啦操技术技能都有一定地促进作用,提升了普通高校啦啦操教学的专项性,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3)利用强化舞蹈基础训练的教学实验,给学生带来了身体形态、气质上的变化,提升了学生的内在修养及对体育美的欣赏鉴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