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河南农业教育研究(1902-1919)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由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太平天国革命教育的推行和洋务运动提倡新教育的影响,清朝各地改革教育的呼声甚高,然而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教育基本上沿袭旧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宣布变法维新,河南开始出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学校教育制度,各地陆续将一部分书院改办为新式学堂,同时外国传教士也开始在各地设立教会学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省城开封奉命设立河南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中国正式推行的现代教育的第一个学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下令废除科举制度以广兴学堂,中国教育到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年,河南提学使发布《劝谕兴学告示》,督促地方官府兴办学堂,从此河南的各级各类新式学堂有了较快的发展,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全省计有高等学堂2所,实业专门学堂21所,实业预科学堂6所。新式学堂的兴起,标志着封建教育制度开始瓦解,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为河南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后,制定了新的学制系统和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学堂改称学校,建立了资产阶级教育制度,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1919年北京爆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河南省教育界闻风响应,师生罢课游行,声援北京爱国学生,不少学校传播先进思想,提倡民主、科学,有力的推动了全省教育改革的实践。本文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为研究上限,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为研究下限。文章主要从清末民初我国发展农业教育的背景入手,分析发展农业教育的各种条件及河南省发展农业教育的优势和条件;通过介绍“壬寅-癸卯”学制体系下的农业教育系统,来总结在这一学制体系下河南省甲种蚕桑学堂和乙种蚕桑学堂及其他蚕桑教育形式的发展概况;通过介绍“壬子—癸丑”学制下的农业教育系统,来总结在这一学制体系下河南省甲种蚕桑学校和乙种蚕桑学校及其他蚕桑教育形式的发展概况。通过对两种学制系统下河南蚕桑学校发展概况的研究,我们总结出清末民初河南蚕桑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和对近代及现代社会造成的影响,从而为研究河南农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农业教育的近代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利用多普勒雷达产品,并结合地面实况降水等资料对2006年8月14日晚湘西北地区一次人工防雹作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雷达在指导人工防雹过程中能很好的监测对流单体的发生
本文从语用因素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着眼,从语用因素和句法语序,语境的干涉作用,关注话题、焦点和新旧信息,语用的语序,以及会话含义分析等五个方面探讨教师应该如何在对外
习惯形成品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也刻不容缓.从专业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
离心力量训练对于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肌肉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改善运动成绩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离心训练的研究,尤其足对于小腿肌肉的离心训练的研究还十分
菲利普·罗斯是当今活跃在美国文坛上的一位有影响力的犹太作家,他的每部作品在文坛上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菲利普·罗斯深刻洞察美国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他多方面、多角度
面对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日剧枯竭的现状,如何提高其它能源的利用是众多科学家面临的主要研究内容。太阳能由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正>台湾不大,但人口密度高,地狭人稠,居于台湾首善之都台北市更是如此,相信许多人到过台湾后,都会有这感觉。台北市有条中外闻名的水族街,它就坐落在台北市松山机场的左前方
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数字化阅读迅速普及的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新的方式进行阅读。我们应当正视阅读媒介的变化,在媒体多样化
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大胆的创新精神开创出独具特性的钢琴风格,使钢琴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音响时代,在音乐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