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m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的实施过程为主线,主要从外商投资法和公司法等角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美国有关资产收购的法律制度,对其中存在的重大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由此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对完善我国有关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的法律制度有所助益。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四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从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的概念及其各要素的含义出发阐述了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的基本含义。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不仅是一种并购行为,而且是一种外商投资行为,因此笔者分别从前述两个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剖析。在阐述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的各个要素的含义中,笔者分别对“外国投资者”的判断标准、“内资企业”按照所有制形式的企业立法而对不同类型企业出售资产的不同法律规定和“资产”的含义及不同比重的资产出售对内部、外部批准的不同要求进行了剖析。第二章主要在《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的基础上介绍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的实现方式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依据外国投资者实施资产收购与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先后顺序,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即先设后购,先购后设和购设同步。其中先设后购可能规避强制性法律规定,先购后设可能引发收购资产的连续性经营以及资产收购时的评估价与外国投资者以该资产出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验资作价如何协调等问题,而购设同步则因收购主体的不同而涉及涉他合同及委托授权的效力问题。笔者对该等问题一一作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章主要阐述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的交易价格确定与支付问题。我国对国有资产和非国有资产的转让实行了两种不同的价格形成机制,即前者需经国有资产评估和产权交易机构的公开市场转让程序方可最终确定交易价格,后者可由双方在资产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约定交易价格。笔者对两者分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看法。在交易价格的支付方面,主要就外国投资者向内资企业支付交易价格与其将收购的资产作为出资投入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协调问题以及外国投资者收购国有资产时支付交易价格的时间要求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主要阐述外国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资产收购的债务承担问题。首先,笔者从债务的含义、种类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各类债务在资产收购的情况下可能适合的承担方式。其次,笔者阐述了内资企业作为被收购方继续承担有关债务这一原则的法理基础、立法实践及其存在的弊端。最后,笔者分析了外国投资者或拟设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收购方应当根据其与内资企业的约定和法律规定而承担内资企业在资产交易前产生的债务的不同情况,对我国司法实践中所谓“债务随企业资产转移”原则进行了批判并结合美国有关司法实践对完善我国有关收购方承担被收购方债务的法律制度提出了见解。
其他文献
检察机关撤回公诉是指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后,在法定的时间内,由于发现存在不宜或不能将被告人交付审判的情况下,由检察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向法院提出撤销指控或撤回诉请的诉
停止侵犯专利权临时措施制度的建立是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满足TRIPS协定的要求为时代背景的,这一新制度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问题有待明确。本文意在通过介绍、比较美国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位于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帝陵封土的东北侧,是目前我国第一座近帝陵封土,对遗址实现全封闭保护,并采用多种国际先进配套设施的现代化全地下遗址博
中国民事诉讼制度通过司法实践不断地在加以变动,其中通过司法运作发生重大变动的乃是证据制度,而在证据制度中,法院更多的是将证明责任转移给了当事人,同时创设了当事人证明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住房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任何有关住房的改革举措都有可能引起强烈反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障房的建设运营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即住房需求大大增加,但是由于住房资源有限,贫富差距的态势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解决好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是目前的热点问题,而法律制度是城乡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中的关键。解决好保障性住房问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医疗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针对精神病人实施的强制医疗;另一种则是对患有性病的人实施的强制医疗。本文讨论的强制医疗属第一种情形,即对精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