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问题日益严重,研究和解决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现阶段对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索的层面,深入了解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状况的量化研究相对较少。本课题以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教育作为切入点,选择哈尔滨市的贫困人口作为研究总体,采用多段随机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容量为107人的样本。通过入户调查,结构性访谈的方法获取资料。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教育资源占有、学业成绩、教育期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深入的分析。本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少。虽然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分布较为合理,但是其综合素质欠缺。青少年及其父母的教育期望以获取中高等教育为主体,但部分青少年及家长对其教育期望较低。在进行教育选择时,由于家庭资本的缺乏,贫困家庭青少年主要以学习成绩为择校途径,而职业教育成为重要备选教育方式。在对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教育状况进行基本了解之后,本文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以及家庭层面来对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由于政府职能失灵,“就近入学”与“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矛盾长期存在,致使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被剥夺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然而,在此种情况下,政府的教育救助体系不健全,在推动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发展上存在缺位,成为限制其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学校中仍然存在贫困家庭青少年缺乏关注的现象,这也是制约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的匮乏,父母不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也是制约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推动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的发展,根据对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基本状况的调查和制约因素的分析,从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首先是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教育救助力度。其次是要完善学校资源配置机制,加强教育的关注程度。第三是要推进文化救助,缩小家庭文化资本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