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清代东北地区驿路交通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并不多见,而系统研究这一地区站丁问题的学术成果更是寥寥无几,使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相对模糊,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清王朝在东北地区开辟驿道,设立驿站,建立了比较系统的邮驿制度。完成邮驿任务的,是辛勤劳作的站丁。东北站丁的来源,主要是“三藩之乱”平定后原吴三桂手下的降、俘官兵。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人身自由,只是到了清朝末期,随着形势的变化,清政府调整了对站丁的政策,他们的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善,而他们的生活,却一直是十分艰苦的。长期生活于受压抑的社会氛围之中,站丁们很少与外界交往、交流,逐渐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习俗,有着自己的社会心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站丁是清代东北地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站丁们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他们在东北地区从事的各种经济开发活动,尤其是站丁地的开垦,以及对人口聚集所产生的影响、对城镇及工商业的兴起,推动着东北边疆的开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了清代东北站丁的来源,揭示了站丁社会地位低下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站丁的法律地位,清政府对驿站的管理制度,以及对站丁的法律规定。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站丁的工作环境与状况。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清后期站丁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揭示了清政府对站丁们的剥削。第五部分,主要交待了站丁及其家属的经济生活状况,说明了他们在困难面前形成的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第六部分,主要介绍了站丁地的发展情况。分别从站地配置、站地的管理制度、站丁地的发展变化等方面,揭示站丁对东北土地开发<WP=5>的贡献。本文在结论部分总体论述了清代东北站丁对东北边疆的开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