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性药物STVNa混合溶剂增溶技术及制剂产品的开发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甜菊醇是从甜菊糖苷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化学单体,异甜菊醇钠(STVNa)是其钠盐。动物研究表明静脉注入STVNa具有明显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是一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药。但是STVNa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制备注射用水针剂难度较高。本研究重点提高STVNa的水溶性,成功制备出一种适合于静脉注射的STVNa溶液型注射剂,进行了初步的安全性评价,制定了质量标准,并对其进行稳定性考察,主要内容如下:在制剂处方开发过程中,分别从p H值,混合溶剂的种类和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筛选和优化。最终得到的制剂为无色澄明溶液,处方为主药:STVNa 20 mg/m L,辅料:乙醇25%(v/v),1,2-丙二醇20%(v/v),生理盐水作为稀释剂。该注射剂处方工艺简单经济,工业生产可行性强,所用辅料均为常规注射用辅料。在制剂前期研究及处方开发过程中,初步建立了STVNa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可见异物检查,p H值检查,装量检查,有关物质检查,无菌检查,细菌内毒素检查和含量测定),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以对开发出来的STVNa注射剂进行质量评价。在稳定性考察3个月的时间内,按照建立的质量标准对STVNa注射剂进行质量考察,质量均在合格范围内。同时,通过溶血性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对STVNa注射剂进行初步的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显示,STVNa注射剂在9.1%(v/v)的浓度与兔血红细胞孵化3 h,没有产生明显的溶血现象。与此同时,STVNa注射剂在50μg/m L的浓度下与H9C2细胞孵化24 h,没有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大鼠静脉注射STVNa注射剂后未见明显的血管刺激性和严重毒性事件的发生,表明STVNa注射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的处方将STVNa增溶到2%和5%(w/v),分别在3个月和1个月内观察澄明度,两种溶液均保持澄清状态,表明溶剂增溶效果好,制剂物理化学稳定性好。本研究解决了STVNa的难溶性问题,成功制备了一种适合于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静脉给药的注射剂,并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相关技术规定进行了质量检验,符合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模拟失重条件下EA.hy926细胞氧化应激后microRNAs(miRNAs)表达谱的变化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EA.hy926细胞分为对照组(Con组)、对照氧化应激组(Con+H2O2)、模拟失重组(
对犯罪概念的界定一直都是刑法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在犯罪成立的认定上,实质犯罪概念的观点和形式犯罪概念的观点存在着相持不下的争论。无论实质犯罪概
职业教育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关于职业教育热点问题的一种社会意识,是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与发展。1949年至今,中国职业教育界相继出现了工农教育思想、半工半
利用激光对Cr12MoV冷作模具钢盐浴渗铬后进行表面激光淬火处理,通过SEM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渗铬层组织结构和物相组成,考察渗铬层摩擦因数与磨损性能,对磨损机理进行讨论
<正>河北省保定市前进小学1974年建校。学校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校训,注重营造乐观、进步的教育生态,实施多元、自主的本真教育,致力培养目标坚定、志存高远、砥砺前行的
我国职业教育近些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本文拟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当前职业教育发
在"神九飞天"报道中,各类媒体的报道方式有所不同,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新媒体无论在报道内容、报道方式还是在报道手段等方面都有创新之处。本文从网络媒体的创新手段以及与其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铬与随后的离子渗氮工艺相结合,在Q235钢表面分别进行渗铬+渗氮、渗氮+渗铬+渗氮以及渗氮+渗铬复合工艺处理;考察不同工艺条件下渗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前两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是计划、监控和评价,是适用于各种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策略。本研究提出将元认知策略培训与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听力策略培训相结合
当前我国各地市正积极开展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分别对电子政务网的逻辑体系结构、核心网拓扑结构、路由协议选择、IP地址分配以及如何提供QoS进行了设计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