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截齿结构材料分析及其齿头性能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eling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齿是采煤机械开采煤矿时所用的刃具,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截齿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截齿研究的不断深入,截齿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得到大幅提高,但对于被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镐型截齿,目前国内产品的使用性能仍与国外产品具有很大差距。考虑到截齿的使用性能主要受截齿材料和结构影响,本课题结合国内外同类截齿产品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情况,从化学组分和微观组织结构方面对性能优异的国外截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索分析添加剂对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制取具有更高性能的硬质合金刀头和进一步提高国内截齿使用寿命奠定基础。文中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性能优异的某截齿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截齿刀头为WC-Co基粗晶硬质合金材料,齿体为中碳低合金钢材料,刀头与齿体之间钎焊连接,齿头表面有一层耐磨层,为Fe-基合金材料,耐磨性能优于齿体材料;硬度检测表明,该截齿能够很好地满足采煤工程对截齿硬度和耐磨性能的要求。探索分析了TiC/TaC对基于渗碳法制取的梯度硬质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成分梯度分布的影响,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梯度合金试件渗碳层厚度约为400μm,C含量沿梯度方向逐渐降低,沿梯度方向的Co相迁移现象并不显著,在距合金表面100μm之后,(Ti+Ta)与Co的含量呈现相对的规律性变化;金相显微组织分析显示,在梯度合金表层分布大量的(TiW)C、(TaW)C和(TiWTa)C等固溶体,并呈团簇状分布,沿梯度方向逐渐减少,而在次表层只零星分布着极少量固溶体相;合金表层WC晶粒较粗大,局部出现WC晶粒聚集长大现象,次表层WC晶粒细小,且分布较均匀;合金表层由于含有大量WC晶粒和固溶体相,导致其硬度明显高于次表层硬度;合金表层的硬度和断裂韧性沿梯度方向的分布较平稳,次表层的硬度和断裂韧性均呈波浪形变化,与传统渗碳处理过的WC-Co梯度硬质合金有所不同,这与Co相和TiC、TaC的分布情况有关。
其他文献
用环氧氯丙烷对甘蔗原渣进行化学改性,考察了改性甘蔗渣(MB)对pb2+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MB吸附Pb2+的机理.结果表明;MB吸附pb2+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一7,投加量1g
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引进人力资源管理软件(eHR)。但企业人力
为了研究三维沟槽电极硅探测器相邻单元之间的相干性的影响因素,根据Ramo定理提出的电信号产生原理,需要观察不同条件下探测器单元中比重场的变化.该文以方形三维沟槽电极硅探
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利用黏弹性理论,对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载荷释放与围岩-支护结构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利用线性黏弹性理论,导
余英时先生提出的"内在理路"说,为研究明清以来的儒学史(尤其是宋明理学向清代考证学的转向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学术解释力的研究视角,这一提法与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以来儒学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规范和正式的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共享和创新。知识管理是知识社会中提升个人素质和竞争力,适应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武器。当今社会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涨价型哄抬价格行为的刚性处罚严重限制了执法规范的效果,由此需要告诫制度进行柔性中和。但纵观我国的立法及实践,执法依据层级低、告诫功能定位不准以及
《吕氏春秋》出现了有关"动"的养生观念,其思想基础以"精气"作为构成万物的核心元素和人的元气,认为精气具有运行不止的"动"的属性。如果精气不流动,人就会发生"气郁",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