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监测的预应力箱梁桥超载信息识别及疲劳性能评价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4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大跨度梁桥的主要桥型之一,由于日夜承受车辆荷载,尤其随着交通量增加以及超重车辆的作用,桥梁结构的疲劳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为了确保营运阶段桥梁结构的安全使用,对其进行疲劳性能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黄河大桥(二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的健康监测信息,识别出超重车信号并计算超重车作用产生的疲劳损伤,同时通过统计实际车流信息对该桥进行疲劳性能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及得到的结论如下:  基于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的海量应变数据,提出了一种针对超重车辆异常事件的识别方法,估算出日均超重车数量,并计算出测点位置由超重车产生的疲劳损伤。通过分析应变监测信号组成,利用小波变换识别出少量异常信号的突变位置,计算信号突变位置的应变变化,并与有限元模拟的超重车引起的应变变化比较,识别出所处理信号中由超重车产生的突变信号146个,计算信号的捕获概率,以此估算出背景桥2012年日均超重车数量为187辆,这与黄河大桥监测站的实测值基本相符。在此基础上,基于 Miner准则,计算2012年测点位置由超重车辆产生的钢筋疲劳累积损伤度为1.1225×10-7。  通过对全桥进行动力分析找出桥梁结构的疲劳损伤薄弱位置。对全桥上部结构进行固有模态分析,初步找出容易发生疲劳损伤的危险位置为全桥各跨跨中以及各个墩支座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分析,模拟三轴标准车驶过全桥桥面,计算得出需要对全桥第一跨(边跨)以及全桥中跨着重进行疲劳损伤计算。  统计营运阶段实际车流信息,建立标准疲劳车辆模型,计算车辆一般运行状态下全桥边跨和全桥中跨的混凝土以及预应力筋的疲劳损伤。计算得出:边跨跨中底板预应力筋的疲劳累积损伤最大;在符合标准车重限制的当前车流量下,设计基准期100年的疲劳累积损伤较小,不会发生疲劳破坏。  综合考虑桥面裂缝、交通量增长以及车辆超重超载对桥梁疲劳性能的影响。计算不同数目超重超载车辆和不同超载率下,边跨跨中底板预应力筋的疲劳损伤。以两倍车重的六轴标准疲劳车作为超重车,从桥梁疲劳破坏层面推出桥梁寿命100年建议的日均超大型、超重车数量为382辆,该结果可为桥梁的营运管理提供有效的建议。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一大批形式多样的复杂体型结构的不断涌现,钢筋混凝土(RC)框架异型中节点(下文称“异型梁-柱组合体”)得到大量应用。异型梁-柱组合体节点薄弱环节多、承载能力低和
钢结构建筑逐年增多,但钢结构建筑的抗火性能研究却相对滞后。国外已进行了整体钢结构建筑火灾试验,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整体结构火灾实验进行的相对较少。由于
造纸废水处理是水处理技术发展的难点,技术不断革新才能符合市场发展趋势。本论文依据国内外对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利用交变磁场磁化具有铁磁性的聚合硫酸铁(PFS)溶液,使其电导率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混凝土衬砌渠道经常遭受冻胀而破坏,失去了防渗节水的功能,因此研究渠道衬砌工程冻胀破坏机理和保温防冻胀技术是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论文在前人的研究基
本文主要包含四个部分。(1)对阶形柱弯矩放大系数进行了理论推导,并给出了精度较好的拟合公式。在阶形柱上下柱之间相互作用保持不变假定下,本文将阶形柱控制柱单独取出,对其
部分包裹混凝土(简称PEC)组合体集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的优势于一体,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火性能及经济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已开展了相关研究。钢结构框架中,端板节点属于
随着土木工程结构的老龄化、设计规范的更新换代等,对工程结构检测、维修和加固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螺旋肋钢丝是高效加固混凝士构件的理想材料,而且与
随着设计、施工经验的成熟,国内外盾构衬砌管片宽度有增加的趋势,管片宽度的增加会在管片环接头螺栓处产生剪切力的作用,导致管片弯曲应力增加,并且集中于管片断面的边缘部位,导致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软土为地基的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软土路基在外荷载作用下,其沉降大,持续时间也长。超出允许范围的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会对交通安全造成
木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我国现存的一些古建筑,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是极为宝贵的财富。木结构在北美、加拿大及日本被广泛应用于住宅中,同时也被应用于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