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ong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减,粮食单产增加的需求迫在眉睫。但是,单产的增加往往伴随着水肥投入的增加,而这会导致水肥利用效率偏低。如何实现水稻高产与资源高效协同发展,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问题。植物的根系是吸收、转运及合成物质的重要场所,它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与地上部的构建密切相关。本研究以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和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为材料,设置了不施氮肥(0N)、当地常规栽培(对照)、增密减氮、精确灌溉、增施饼肥、土壤深翻和施蚯蚓粪等7种栽培措施处理,分析其
其他文献
低温是众多逆境胁迫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种,严重导致水稻减产和质量下降。伴随着极端气候如骤冷的频繁发生,研究水稻耐冷机制培育耐冷品系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研究了冷敏感品系9311和耐冷品系藤坂5号水稻幼苗对冷胁迫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冷敏感品系9311和耐冷品系藤坂5号差异蛋白2-DE电泳图谱。从9311图谱中分析得到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点有36个
玉米矮花叶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引起该病害的病毒种类很多。SCMV(Sugarcane Mosaic Virus)是引起我国玉米矮花叶病害主要病原物,如何有效防治该病害的发生是育种工作的一项重大挑战。RNA沉默机制和SCMV基因组的深入研究,为开展玉米矮花叶抗病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通过对3种RNAi表达载体的转化,探索SCMV基因组中各片段对抗性影响,能够有效指导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
试验于2008-2009年在江苏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基地内进行,以油莎豆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品种、肥料、密度、刈割量及化控等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莎豆产量形成、物质积累、个群体形成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油莎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千粒重、茎蘖发生特点、株型及块茎分布等表现可将油莎豆分为2大类型4个小类型,即大粒型品种(包括普通大粒型、特大粒型)和小粒型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structure of double wells in bistable systems, this paper analyses stochastic fluctu-ations in the single potential well and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