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潜的《搜神后记》与刘义庆的《幽明录》两书是志怪小说中的优秀作品。然而在对志怪小说的研究中,风光多被干宝的《搜神记》抢去。对《搜神后记》与《幽明录》的研究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它们或仅在文学史上出现一个书名,便没有多少下文,或在以志怪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中,才能寻得些许影子。本论文拟把《搜神后记》和《幽明录》纳入比较视野互为参照,以研究它们共同的审美特征及其各自的独特与价值。第一部分:首先对《搜神后记》的作者进行考证,主要采纳李剑国的观点,认定为陶作。然后对《后记》和《幽明录》搜辑情况进行概述。为下一步论证做好准备。第二部分:因为作者的目的不在刻画人物,而在借人物以表达主体的宗教热忱、思索和憧憬。而主体的表达又与主体的性格、身份、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本章就从知人论世角度来比较两者的创作目的,进而得出陶的目的在于寓心,而刘的主要目的在于表达宗教信仰,而辅以寓心。第三部分:在情节上,两者都有着怪诞的特性,但是在相同的情节上,具体的处理方法又有所不同,将着重从人鬼相通、现实与异境相连、死而复生、离魂、佛道之争这几个表现形态上去比较怪诞差异。在人鬼相通上,《幽》较《后》表现的更为全面,更为世俗化。现实与异境相连方面,两者都涉及到仙境,墓穴。但《幽》更涉及到地狱。在死而复生上,《后》在复生这个过程上刻画更多,而《幽》在刻画人物上更胜一筹。在怪魅方面,《后》表现的很单调,有时候都能让人猜中结局。而《幽》除了情节的离奇,还常常赋予怪魅以人情和可感的音容笑貌,因而更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在佛道之争上,两者态度不竟然。最后挖掘一下怪诞的审美价值。在情节上,两者也都还有着恐怖的特征。第四部分:在主题方面将从爱情主题、因果报应主题进行比较。根据主人公身份,将爱情主题分为人仙恋、人鬼恋、人妖恋三类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