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收集信阳市1953年~2009年麻疹发病率资料,建立信阳市麻疹发病的基线图;②通过对2004年~2009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特征分析,全面了解信阳市当前麻疹发病的特点;③发现信阳市麻疹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高危人群,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信阳市2004年~2009年麻疹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数据通过Excel2003和SPSS12.0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地区分布采用PHGISl.03软件(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图制作,图例部分分级数字为半开半闭区间,包括下限不包括上限,即按照“下限≤x<上限”的原则确定每一例数据x应归属的组段。结果对信阳市2004年~2009年的麻疹发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①信阳市麻疹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3~7月的春夏季,分别占当年发病数的77.14%、77.56%、52.06%、57.95%、56.38%和65.49%;②发病人群呈现典型的小年龄组发病模式,学龄前儿童是信阳市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94.34%病例的年龄<15岁,并且小年龄儿童麻疹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1岁以下幼儿发病率由2004年的11.68/10万上升到2009年的435.38/10万:③全市麻疹发病呈现高度散发和局部暴发、流行相结合。2009年浉河区、新县和潢川县发生麻疹流行,报告发病率分别高达50.37/10万、36.23/10万、33.83/10万。2004年-2009年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5.75%-99.56%,而估算接种率在88.21%~102.88%之间,与报告接种率相差较大,资料不可信。适龄儿童麻疹接种率调查显示:2004年~2009年接种率分别为95.75%、97.40%、97.21%、95.60%、96.73%和93.85%,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近年来信阳市麻疹的流行特征在发病时间、流行强度和年龄分布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全市麻疹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麻疹疫苗接种作为控制发病的有效措施,在信阳市的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强,保证在人群中形成针对麻疹的免疫屏障,控制发病,逐步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