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印染废水排放要求的日趋严格,印染废水的处理和回用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课题使用还原脱色剂对代表性的水溶性阴离子偶氮染料进行脱色降解,重点研究了染料结构和浓度、光辐射强度、无机盐、还原脱色剂等因素对染料脱色性能的影响。然后使用中温型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加工,并利用上述还原脱色技术对其染色废水进行脱色降解和回用,考察了回用水(已处理废水)中pH值、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对染色织物的表面深度和颜色特征的影响,并比较了回用水染色织物和自来水染色织物的染色牢度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还原脱色剂能够对不同结构的水溶性偶氮染料进行脱色,其中活性染料的脱色更容易进行。辐射光对水溶性偶氮染料,尤其是直接染料的还原脱色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原脱色剂中的引发剂和促进剂的比例对其还原脱色能力具有影响作用。在水溶液中染料浓度的提高会导致脱色率下降。无机盐对染料的还原脱色反应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依据盐的种类而变化,其中氯化钠的促进作用最强,并随其浓度提高而加强。回用水中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对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其中无机组分的影响作用较大。回用水可以应用于活性染料的染色工艺中,通过调节无机盐的添加量和染浴初始pH能够使回用水染色织物的表面深度、颜色特征和牢度性能基本达到自来水染色织物的水平,满足纺织品染色商业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