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机是人们对某一特定行为的选择,并为这种选择而进行的持久性奋斗。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对外语学习成效有着重要影响。而动机减退作为动机的对立面,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动机减退普遍存在于外语学习过程之中,它不仅影响着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态度、行为和动机,对班级学习氛围也有所影响,并最终阻碍教师外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探讨动机减退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减轻它对外语学习和教学的消极作用,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有重要意义。但已有研究主要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生的动机减退以及动机减退影响因素在学习者个体差异变量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动机减退进行探讨,以期改善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动机减退现象?如果存在,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程度如何?(2)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不同专业、性别、动机减退程度的学生的动机减退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212名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通过SPSS 22.0对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半结构化访谈进行转写。结果显示:(1)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在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普遍存在;(2)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五类,分别是教师因素,课程因素,学习环境因素,学习者因素以及同侪因素;(3)不同专业、性别、动机减退程度的学生在部分动机减退影响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理科生更易受课程因素的影响,男生更易受学习者因素的影响,教师因素对女生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动机减退程度高的学生更易受课程因素、学习环境因素、学习者因素和同侪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为教师,学生,课程设计者和学校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并在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