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文化和凤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两朵并蒂花。汉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成时期,玉文化和凤文化在这一时期都获得了较大发展。结合“玉文化”和“凤文化”文化特性的凤纹玉器在汉代十分丰富,且材质优良,造型优美。器物造型纹饰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反映着特定的工艺水平和创作风格,同时它也体现着时代精神,饱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即以“风格研究”和“文化研究”作为研究汉代玉凤纹的两个角度。通过实物资料结合文献材料,应用器物学和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两方面对汉代玉凤纹进行研究。
从风格特征上看,汉代玉凤纹既稳定了战国时期玉凤纹的典型特征,又在造型、纹饰上打破陈规,巧妙地将汉代的艺术风格渗透其中。具象凤纹稳中有变,多元并存;抽象凤纹大胆创新,更加写意。二者之间虚实相应、相辅相成。汉代玉凤纹的三期发展,反映了典型汉代风格的玉凤纹是形成于西汉中后期的。从文化上看,独尊儒术、汉继楚绪和道家思想的弥漫,使汉代的精神文化中带有贵玉、崇凤的文化基因,这成为汉代玉凤纹流行的动因。“引魂升天之使者”、“有德君子之指代”、“辟邪压胜之灵物”,“权力威仪之象征”、“灵与美之化身”这五大文化内涵反映了玉凤纹的使用功能、社会意义及审美情趣,体现了现实主义与宗教主义的契合。五大内涵中既有原始文化内涵的孑遗,也有汉人独有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了汉人在“玉”和“凤”两大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精神。
上述两个角度的独特阐释和综合探讨,反映了汉代玉凤纹是制作与思想的统一,传承与变化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