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GF-I及IGFBP-3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an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我国恶性淋巴瘤近年来新发病例逐年上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1-13位,淋巴瘤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见,NHL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近年NHL在分子诊断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认识,但对淋巴瘤预后评估还没有一套很完整的统一指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与很多恶性肿瘤相关。肿瘤的发生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的结果,也是细胞周期失控的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在调控细胞生长及凋亡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外关于血清IGF-I及IGFBP-3与淋巴瘤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另一方面,目前IGF-IR及其他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多靶点抑制剂与化疗药合用治疗肿瘤已成为热点,以IGF-I及IGFBP-3调控或作用途径为靶点的研究将有可能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及途径。因此,我们测定IGF-I及IGFBP-3的血清水平并分析其与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通过这些分析,有助于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为将来的相关靶向治疗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目的:定量测定血清IGF-I及IGFBP-3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的表达状况,分析IGF-I及IGFBP-3与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可能关系,有助于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及预后评估,也为探讨以IGF-I及IGFBP-3调控或作用途径为靶点的淋巴瘤防治新方案提供思路及实验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1)实验组: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方医院确诊为NHL的住院患者50例。(2)正常对照组:选择同期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非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共50例。2.血清分离抽取研究对象空腹外周血3ml置干燥试管,2小时内3000rpm离心10分钟,吸取上层血清分装,置冰箱-25℃保存备用。3.双抗夹心法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IGF-I、IGFBP-3水平:(1)使用美国DPC公司的IMMULITE1000型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采用IMMULITE1000IGF-I和IMMULITE1000IGFBP-3试剂盒测定IGF-I和IGFBP-3。(2)IMMULITE1000系统使用特异性抗体(鼠抗人IGF-I单抗或鼠抗人IGFBP-3单抗)包被珠做为固相,包被珠盛放在专利技术的测试杯中,加入定量的待测血清振动混匀后,再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多克隆的兔抗人IGF-I抗体或单克隆鼠抗人IGFBP-3抗体)分别孵浴60min或30min;(3)经过离心清洗,测试杯中的液相混合物同包被珠快速分离。全部的反应液被甩至测试杯的同轴小室中,包被珠上没有残留的未结合物;(4)然后,加入底物二氧四节环发生定量发光,仪器通过光电倍增管检测发光强度,并计算打印出样本的检测结果。(5)样品中的待测分子浓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3.统计学方法两组以上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作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的q检验(Student-Newman-keuls法)。两组之间的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ihdependent-samples t test),并对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One-Sa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对等级分组资料采用双侧Spearman检验,对连续计量资料采用双侧Pearson检验。结果:一. NHL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比较:(1)血清IGF-I水平:NHL组为109.37±24.87ng/mL,对照组为182.86±26.86ng/mL,独立样本T检验为P<0.0001,t值为8.631,有统计学差异。NHL组的血清IGF-I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血清IGFBP-3水平:NHL组为2.75±0.72ug/ml,对照组为4.73±0.52ug/ml,独立样本T检验为P<0.0001,t值为9.002,有统计学差异。NHL组的血清IGFBP-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3)IGF-I/IGFBP-3:NHL组为(40.35±4.66)×10-3,对照组为(38.72±4.15)×10-3,独立样本T检验P=0.069,无统计学差异。NHL组的IGF-I/IGFBP-3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1)。二. NHL患者按照不同分组的比较:(1)血清IGF-I水平:①侵袭性淋巴瘤组为108.28±25.98ng/mL,惰性淋巴瘤组为109.17±24.78ng/mL,独立样本T检验为P>0.01,无统计学差异;②Ⅰ期与Ⅱ期、Ⅲ期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1),但均高于Ⅳ期(p<0.01);③低危组与低中危组、中高危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1),但均高于高危组(p<0.01)。(2)血清IGFBP-3水平:①侵袭性淋巴瘤组为2.72±0.74ug/ml,惰性淋巴瘤组为2.79±0.78ug/ml,独立样本T检验为P>0.01,无统计学差异;②Ⅰ期与Ⅱ期、Ⅲ期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1),但均高于Ⅳ期(p<0.01);③低危组与低中危组、中高危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1),但均高于高危组(p<0.01)。(3)IGF-I/IGFBP-3比值:①侵袭性淋巴瘤组为(40.40±5.59)×10-3,惰性淋巴瘤组为(40.56±4.86)×10-3,独立样本T检验P=0.282,无统计学差异;②Ⅰ期与Ⅱ期、Ⅲ期、Ⅳ期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1);③低危组与低中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1)。三. NHL患者化疗前后IGF-I、IGFBP-3及IGF-I/IGFBP-3比值的变化及比较:①化疗前IGF-I:108.28±25.98ng/ml,化疗后IGF-I:168.97±29.98ng/ml,两者配对样本T检验P <0.0001,有显著差异。②化疗前IGFBP-3:2.72±0.74ug/ml,化疗后IGFBP-3:4.18±0.61ug/ml,两者配对样本T检验P<0.0001,有显著差异。③化疗前IGF-1/IGFBP-3比值:(40.40±5.59)×10-3,化疗后IGF-1/IGFBP-3比值:(40.52±4.67)×10-3,两者配对样本T检验P=0.856,两者之间无差异。结论:1.NHL组血清IGF-I及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可能与NHL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助于NHL的诊断。2.NHL组IGF-I/IGFBP-3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1),IGF-I/IGFBP-3比值与NHL无明显相关性。3.侵袭性淋巴瘤组和惰性淋巴瘤组血清IGF-I、IGFBP-3及IGF-1/IGFBP-3比值无显著差异。4.Ⅳ期NHL患者及高危组NHL患者血清IGF-I及IGFBP-3水平较其他组均显著降低,血清IGF-I及IGFBP-3水平在一定程度反映NHL的发展情况及预后评估。5.化疗后IGF-I较化疗前显著升高,化疗后IGFBP-3较化疗前显著升高,IGF-I及IGFBP-3在一定程度反映疗效,有助于NHL的治疗效果评估及预后评估。6.化疗前后IGF-1/IGFBP-3比值无显著差异,IGF-I/IGFBP-3比值与NHL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联合死因(combined cause of death)又称合并死因,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联系的死因,在同一案例中共同引起个体死亡。其中包括:疾病与疾病联合致死;疾病与暴力损伤联合致死;暴
针对铝合金模锻件在机加工及阳极化后表面存在大量黑点缺陷的问题,通过对原材料及生产工艺进行长期跟踪分析与总结,得出原材料表面缺陷、加热过程表面带入杂质、型腔表面带有
本文系统总结近十年金文研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新出土青铜器铭文的著录与金文的资料整理,金文工具书的编纂和修订,金文铭文考释与研究,特别是对叔夨方鼎、豳公盨、陕西眉县
以JXCORS基准站点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接收的北斗导航卫星和GPS导航卫星数据的处理,分析了基准站点可见卫星的变化特征,比较了北斗与GPS卫星多路径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北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药师在骨科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1年入组桡骨骨折临床路径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015~2016年桡骨骨折患者54例
煤矿生产的基础就是建设矿井,煤矿矿建井凿井施工作业较为复杂,施工危险性较大,所以特别注重矿建井凿井施工质量,而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方面就是施工技术,另一方面就是矿建井
网络人际传播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个体为交流信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传播活动。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当前网络人际传播场景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场景组织走向主观化;场景开始满
城市滨水地区通常是各地政府关注的重要发展地区袁涉及到水生态环境治理尧城市功能转型及空间品质提升等诸多内容遥鉴于目前滨水地区规划建设存在系统整合和联动协同不足的问
本研究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不同年龄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8块样地的40株标准木的解析数据和树冠生物量数据,对杉木的树冠结构特征进行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幼儿园及学前的专业教师,根据学前教育教学大纲要求,舞蹈课程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而民办高校学前舞蹈教育的定位,既有别于舞蹈专业学院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