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s纳米线光电探测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epair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InAs纳米线的光电探测特性。InAs纳米线因其独特的表面电荷积累层、高载流子迁移率、费米能级钉扎效应和易于形成欧姆接触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射频电子器件、弹道输运器件和生化传感器件等。大部分研究主要围绕InAs纳米线的电学特性,InAs纳米线作为光探测器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特别是在红外波段的光响应(1-2微米)。同时,InAs纳米线对大气分子非常敏感,本文也研究了大气分子和不同功函数的金属纳米颗粒对InAs纳米线红外探测器光响应的影响。1、本章主要研究了单根InAs纳米线红外探测器的光响应。制备的单根InAs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最大开关比为105,迁移率约为2000cm2V-1s-1,而且器件具有很小的回滞现象。研究发现Schottky-Ohmic接触的InAs纳米线探测器的光响应大于Ohmic-Ohmic接触的InAs纳米线探测器(~300%)。我们同时研究了大气分子、金属纳米颗粒和HfO2钝化层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由于电荷转移和静电相互作用,暴露在空气中的InAs纳米线开启电流和光电流都会下降。金(Au)纳米颗粒修饰的InAs纳米线探测器,开启电流下降,光电流却增强,这是由于Au/InAs形成肖特基结。为了抑制大气分子和纳米线表面缺陷态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器件结构:半包裹顶栅InAs纳米线光探测器。2、本章主要研究如何提高InAs纳米线红外探测器的光开关比(ILight/IDarkRatio)。InAs纳米线光探测器虽然具有比较优越的光探测特性,但是它具有相对较小的光开关比(ILight/IDarkRatio)。为了提高InAs纳米线红外探测器的光开关比,实验中设计了一种垂直叠层结构探测器:石墨烯/InAs纳米线肖特基红外探测器。由于石墨烯是二维材料,它的费米能级受栅极电压的调控,这样石墨烯/InAs纳米线肖特基势垒的高度可以随栅极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控制器件载流子注入到源漏电极。制备的石墨烯/InAs纳米线肖特基红外探测器具有比较大的光开关比(~500),远大于石墨烯红外探测器(约为1)和InAs纳米线红外探测器(小于10)。3、本章开展了一种新型的低维纳米材料:MoS2。对于单层或是多层MoS2,它的禁带宽度在1.2到1.8电子伏特之间。虽然MoS2在可见光波段具有很强的光吸收,但是对于单层的MoS2,它的吸收效率还是很低的。实验中,利用等离子体纳米金颗粒修饰MoS2光探测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探测器的光电流。
其他文献
<正>基础教育中的历史课程往哪里走,取决于课程改革给定的方向和任务。尽管从学科角度看,历史课程改革目标和内容抑或是学习取向和特征完全由学科专家来掌控,但是这种掌控如
当前,社会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面前,信息检索和利用的效率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对医院企业来说,传统的管理
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与生产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加工贸易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使许多发达
一、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时细胞及体液反应的重要作用由于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同一病原体可以引起轻的、反复的甚至致死的疾病,也可以不引起疾病。血液中的蛋白不能轻易地弥散进入
为了解决传统锡锑电极电催化氧化效果偏低、涂层易脱落的问题,通过阳极氧化法在钛基底表面制备垂直生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管(TiO2-NTs)结构,然后在这个改进的基底上采用电沉积法制
文章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必然性与可行性、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三方面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论述,力图实现笔者的两个动机:一是对于传统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定义尝试更准确
随着医院信息网络规模的扩大,病案管理系统也能得以快速发展,建立病案管理系统,对传统纸制病历进行加工处理。改变储存、管理和应用模式,节约存储空间、提高病案安全性、改善
回旋管在航天航空、能源、雷达通讯、微波定向能武器、医疗及工农业生的产等领域有着很诱人的应用前景。回旋管之所以受到各军事大国的重视,是因为它具有能在毫米波及亚毫米
GIS本身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运算和分析能力,是对图像和属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重要工具。GIS在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建立空间数据库、适宜性叠加分析
选择拉断伸长率作为城轨车辆门密封条寿命预测性能指标,以其50%保持率作为老化临界值,分别对检测数据采用两点拟合、线性拟合和非线性拟合,预测城轨车辆门密封条寿命。结果表